新冠進入第7波疫情! 今年腸病毒疫情較慢疾管署說明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新冠進入第7波Omicron疫情,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5853人次,較前1週增加78%,連續4週上升,為今年最高,疾管署預期5月底將達到高峰。
上週新增33例新冠併發重症新增33例、4例死亡 重症年紀最小4歲
上週新增33例新冠併發重症新增33例、4例死亡,重症中年紀最小為4歲兒童,未曾接種新冠疫苗;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203例,其中37例死亡,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主,重症及死亡病例中91%以上未接種JN.1疫苗。
疾管署統計截至今(114)年5月4日國內新冠JN.1疫苗已累計接種208.8萬人次,全國接種率為8.7%,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為18.1%、0.24%,打氣遠不如預期。
已接種1劑且間隔6個月 應儘速接種第2劑以增強保護力
羅一鈞呼籲,全民踴躍接種新冠JN.1疫苗,另65歲以上長者仍是併發重症或死亡的高風險族群,提醒已接種1劑且間隔6個月,應儘速接種第2劑,以增強保護力,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風險。
除施打本季新冠疫苗,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及自我防護措施,如果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呼吸道相關症狀,於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所,以及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密切接觸時,建議佩戴口罩,保護自身及他人健康。
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 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
而在腸病毒疫情方面,目前呈現緩升趨勢,第18週(4月27日至5月3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3762人次,疾管署預期6月中下旬進入流行,暑假期間持續升高,9月開學時到達最高點。
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亦檢出其他型別腸病毒。今年累計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3例死亡),分別感染伊科病毒11型3例及克沙奇B5型1例,其中2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新生兒。
往年腸病毒流行趨勢是4月底、5月初進入流行,5月底6月初達到高峰,暑假後降溫。今年腸病毒疫情較慢,清明過完到現在連4週就診才緩慢上升,且就診人次仍不及今年1月,處於相對低點。
羅一鈞分析可能原因有2種,首先,是去年腸病毒拖過今年1月才脫離流行,秋冬季節感染的小朋友人數多,因為流行病型別沒有太大轉換,許多小朋友仍有保護力。再者,今年春天氣溫相對涼,而腸病毒要在天氣變暖後活動力才增強,讓這波疫情以往年還晚一點。
今年起腸病毒學校停課資料蒐集方式有所調整 減少重複通報作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起腸病毒學校停課資料蒐集方式有所調整,以往學校、衛生單位均會統計罹病人數,改由教育部校安系統統計蒐集資料,減少重複通報作業或者資料不一致情形,疾管署不會另行公布。
羅一鈞提醒,腸病毒傳染力超強,育有嬰幼兒者應落實個人與環境衛生,出外回家後,不要急著抱小孩,應先洗手,多留意嬰幼童健康情形,生病盡量在家休息,以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
# 首圖來源/疾管署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亞健康占7成!你身體不舒服恐是機能失衡? 1招助改善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 本文出處:NOW健康
最新健康新聞
-
-
關山天后宮浴佛節推廣健康生活 衛生所宣導吸菸有礙健康受好評
(7 小時前) -
男子突發呼吸困難 檢查竟是皰疹性腦膜炎
(7 小時前) -
向白衣天使致敬 嘉縣護理師公會慶護師節
(7 小時前) -
慶祝2025年國際護師節表揚優良、資深護理人員 黃敏惠獻上祝賀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