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分離焦慮潮!專家教你這幾招 孩子適應開學不哭鬧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隨著開學季到來,相信不少家長正為孩子入學適應問題而煩惱。每年這個時候,幼兒園門口總能看見孩子哭哭啼啼又淚流滿面、緊緊抱住爸媽不放的場景。其實這樣的反應相當普遍,大部分的孩子在初次入學時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分離不安;這種現象稱為「分離焦慮」,指的是孩子與親近的照顧者暫時分開時,內心產生的擔憂和不安全感。孩子可能會擔心「媽媽會不會忘記接我」、「我是不是被丟掉了」等想法,有時還會伴隨肚子痛、頭痛等身體反應。從發展心理學角度來看,這其實代表孩子的認知能力正在成長,並開始理解「分離」的概念,也建立對重要他人的依附情感。
溫柔幫助孩子 適應校園生活
想要協助孩子順利適應新環境,家長可嘗試巡訓漸進的溫和方法。首先是環境預習:在正式開學前,不妨帶著孩子到學校走走,讓他們熟悉校園環境,也可以一起閱讀與上學相關的故事書,讓孩子對學校生活有初步概念。其次是作息準備:提前一個星期開始調整孩子的睡眠和起床時間,逐漸接近上學作息,避免開學後的生理不適應。
還有爸媽的情感支持,對孩子也極為重要。爸媽多聆聽孩子的擔憂,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安慰,當孩子表現勇敢時記得及時稱讚,也可以讓他們帶一個心愛的小物品到學校作為心理依靠;此外教導孩子像是緩慢深呼吸、數數字等簡單的情緒調節方法,當感到緊張時有具體的應對方式。上了學後家長與師長的溝通良好合作也很重要,互相了解孩子的個性和需求,讓學校能給予適當的協助。
陪伴也持續關注 必要時尋求協助
雖然大多數孩子的分離焦慮會隨時間改善,但家長仍需要持續觀察。如果孩子的焦慮反應超過1個月仍未緩解,或是嚴重影響日常作息和學習,建議考慮進一步尋求兒童心理專業人員的協助。
重要的是要記住,每個孩子的調適節奏都不同,有些可能幾天就適應,有些則需要幾週或更多的時間。最親愛的家長陪伴和理解、耐心和穩定的支持,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順利度過這個成長階段的最佳良藥。
文字編輯:辰蘊如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10/4講座》高血壓不只是數字! 多重併發風險一次管理
▸健保30有成! 石崇良:從治病到健康、永續與健康平權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最新健康新聞
-
-
心理急救是什麼?可取代心理諮商嗎?專家授「心理CPR5步驟」先這樣做
(3 小時前) -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一定要全膝置換?「半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新選擇
(4 小時前) -
小港區順苓里 里長父子合力捐贈72台輪椅 打造更便利醫療環境
(4 小時前) -
創作歌手吳鎮安嗓音亮紅燈!「全方位聲帶精準微創治療」助重拾高亢嗓音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