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30° / 27° )
氣象
2025-10-09 | NOW健康

子宮內避孕器安全? 從格陵蘭事件看子宮內避孕器風險

子宮內避孕器安全? 從格陵蘭事件看子宮內避孕器風險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丹麥總理日前為一起延續數十年的醫療暴行正式道歉。這是發生在1960至70年代間,超過四千名格陵蘭女性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強制植入子宮內避孕器,其中最年輕的受害者僅有13歲。這起以人口控制為名的政策,導致許多女性終生不孕,留下難以癒合的身心創傷。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吳成玄醫師表示,這個歷史事件再次提醒我們,醫療選擇中「知情同意」的重要性,也讓現代女性更加關注子宮內避孕器可能帶來的健康影響。


歷史悲劇的醫療省思 避孕器的風險真相


吳成玄醫師指出,子宮內避孕器雖然是高效的避孕方法,成功率超過9成,但仍存在不可忽視的健康風險,例如,子宮穿孔是最嚴重的併發症,一年內發生機率約為千分之2。


吳成玄醫師提醒,產後6週內植入的女性,穿孔風險竟高達一般情況的7倍;除穿孔外,避孕器脫落也相當常見,五年內約有5%的使用者會遇到此問題,年輕女性的脫落率更高,就可能導致意外懷孕。


感染風險主要集中在植入後的前3週,雖然整體機率不高,但一旦發生可能引發骨盆腔發炎等嚴重後果。吳成玄醫師建議,月經改變是最常見的副作用,銅製避孕器可能讓經血量增加、經痛加劇,而荷爾蒙型避孕器則可能造成月經不規則,還是要多加留意。


理性選擇避孕方式 充分了解風險與效益


面對這些潛在風險,女性在選擇避孕方法時需要更加謹慎。吳成玄醫師建議,植入前應進行完整評估,包括排除懷孕可能、檢測感染風險,以及詳細說明所有可能的副作用;並提供充分的術後追蹤,定期檢查避孕器位置、學會自我觀察異常症狀,都是確保安全使用的關鍵。


格陵蘭的歷史悲劇告訴我們,任何醫療決定都不應在缺乏當事人同意下進行。現代女性有權獲得完整、客觀的醫療資訊,並根據自身健康狀況、生活型態和未來規劃做出最適合的選擇。吳成玄醫師建議雖子宮內避孕器確實是有效的避孕工具,但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唯有在充分了解風險與效益後,才能做出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決定。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台灣實力全球矚目 LBV裸視美白內障老花創新複合療程
▸硬皮症影響超出想像! 情況嚴重恐造成器官硬化、衰竭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