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族群」性病案例快速增加! 醫告訴你為何性病找上你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西洋情人節向來為年輕人期盼歡愉浪漫的節日,不過,近年來年輕族群及女性個案性病增加快速,可能因為交友軟體或網路通訊便捷,性觀念較開放對於親密關係好奇,以致性行為年齡層下降。缺少性病防範的相關知識,社會氛圍仍對於性病之不友善或歧視,使得有風險行為的民眾羞於接受篩檢,直到身體不舒服就醫後,才驚覺染病。
不安全性行為 即有感染性病風險
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王建淳表示,不論性別、年齡、性傾向,只要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就有可能感染淋病、梅毒、菜花、愛滋病毒及M痘等傳染病。
如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可直接就醫或是透過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提供之愛滋自我篩檢、匿名篩檢服務,或撥打臺北巿性病及愛滋諮詢專線02-2370-3738諮詢。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這樣做才能預防
王建淳提到,淋病、梅毒與陰道滴蟲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癒,但無法終身免疫,可能重複感染;菜花可以塗抹藥物、冷凍治療或是手術處理;而感染愛滋病毒目前雖然仍無法治癒,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持續穩定服用抗愛滋病毒藥物,可以良好控制如同一般慢性疾病;至於M痘可以接種疫苗來預防,高風險群族例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或是曾罹患性病者,建議接種2劑M痘疫苗,保護力可高達9成。性行為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搭配水性潤滑液達到預防效果,杜絕疾病發生。
愛護自己、保護對方 有性行為者應定期篩檢
王建淳呼籲有性行為者,建議至少進行1次愛滋病毒篩檢;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建議每年至少篩檢1次。若有感染風險行為,如與人共用針具、多重性伴侶、合併使用成癮性藥物、感染性病等,建議每3至6個月篩檢1次,定期接受篩檢及落實自我健康管理,保護自己也保護伴侶。
【延伸閱讀】
親密性行為後生殖器冒異味,竟是染性病! 醫揪半年前1舉動惹禍
女性注意!只要有性行為都應做「1檢查」 及早阻斷子宮頸癌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3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流感重症、死亡年輕個案皆本季最小 疫情持續!公費抗病毒藥擴大使用延長
(16 分鐘前) -
健康飲食222快閃彰化火車站 營養師節舞動健康餐盤
(39 分鐘前) -
深度睡眠時大腦正在「大掃除」!研究:安眠藥可能干擾排毒過程
(2 小時前) -
冬天來碗蘿蔔湯!料理要選對部位 湯品才能甘甜不苦澀
(2 小時前) -
自閉症治療露曙光!長庚研究:刺激腦右側前額下迴,可提升自閉者社交認知能力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