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病毒全年無休!孩童咳嗽不可輕忽 醫師籲「這樣做」避免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氣溫變化大、季節交替頻繁,是孩童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期。許多家長發現,孩子經常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亞東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郭子敏醫師表示,除了常見的流感病毒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近年也成為嬰幼兒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
RSV早期徵兆難辨 嬰幼兒感染風險高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為單股RNA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或接觸口鼻分泌物後經由眼口鼻進入體內。由於病毒可在物體表面存活一段時間,因此容易在月子中心、托嬰中心、幼兒園等密閉場所引發群聚感染。郭子敏醫師說明,人類是RSV的唯一宿主,所有年齡層皆可能感染,但以年紀越小的嬰幼兒風險最高。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資料,RSV的主要感染對象為5歲以下幼童,尤以2歲以下孩童的住院率最高。早產兒、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免疫不全疾病、染色體異常疾病、神經肌肉疾病患童都是RSV高風險族群。
而RSV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通常一至二週可自行痊癒,但對於早產兒、免疫力低下或有慢性疾病的孩童而言,感染後恐引發嚴重下呼吸道感染,甚至需住院治療。
呼吸困難應儘速就醫 單株抗體有效預防重症
郭子敏醫師說明,RSV目前尚無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若出現呼吸急促、喘鳴、食慾不振或活動力下降等警訊,應立即就醫,必要時需住院觀察與治療。
郭醫師補充,目前已有單株抗體可用於預防RSV造成的嚴重感染,能有效抑制病毒複製,降低重症發生率。針對部分高風險族群,此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範圍,可由醫師評估後施打。此外,新一代長效型單株抗體亦已問世,僅需接種一劑,即可提供長達5個月的保護效果。
及早辨識與就醫 關鍵守護嬰幼兒健康
兒童常見的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背後可能潛藏RSV等高風險病毒感染。郭子敏醫師呼籲家長,特別是有高風險因子的嬰幼兒族群,應加強日常防護,注意衛生習慣、減少群聚暴露機會。此外,若孩童符合接種條件,家長可與小兒科醫師討論是否施打單株抗體,提高嬰幼兒對RSV的防護力。
【延伸閱讀】
張學友感染RSV病毒取消演唱會 台大醫師警告:1歲以下嬰兒更危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8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
女生也會有喉結?擔心是健康出問題?醫列伴隨「4症狀」要就醫檢查!
(9 小時前) -
10歲童檢查驚見「肝臟一片白」!醫揪「這些日常習慣」養出脂肪肝 別以為是抽高本錢
(12 小時前) -
「無糖綠茶+半糖紅茶」止咳?中醫師解答 小心反而更難好
(12 小時前) -
月經來不能吃冰?生理期禁忌飲食一次看! 吃「這些」補一下可能有反效果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