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伐變小、重心前移易跌倒? 帕金森氏症這樣動有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漸進性神經退化疾病,主要因基底核控制迴路受損,導致多巴胺分泌不足,影響患者的動作功能與生活品質。帕金森氏症病程中後期可能會出現前傾姿勢、步態不穩等問題,這不僅影響日常活動,還可能增加跌倒的風險。RBI瑞金抗齡照護基金會鼓勵帕金森氏症者透過多元復健策略,延緩疾病退化,並呼籲大眾及早養成運動習慣,預防神經退化疾病。
帕金森氏症 常見這些姿體問題
劉昕璇物理治療師指出,帕金森氏症者常見的姿勢問題包括:
1.身體前傾(前屈姿勢):患者站立或行走時,軀幹和頭部往前傾,使得重心前移,增加跌倒風險。
2.步伐變小(小步步態):由於肌肉僵硬和動作遲緩,患者的步伐會變短,影響行走的穩定性。
3.平衡能力下降:患者在轉彎或突然變換動作時,容易失去平衡。
4.身體左右不對稱:某些患者的姿勢會呈現單側偏斜,導致運動困難。
早期帕金森氏症 練習這些動作防跌倒
劉昕璇物理治療師建議,帕金森氏症早期可透過下列動作練習,幫助帕友改善姿勢,減少跌倒風險。
1.上下延伸:坐在椅子上,背脊挺直,雙手向前,然後雙手向下掌跟觸地後,雙手向上延伸,想像要去摸到天花板,腰微微挺起來。重複10次,2-3回合。
2.軸向旋轉:坐在椅子上,腰微微挺直,左手放在右邊膝蓋上,右手伸直,軀幹向後旋轉,停留5-10秒後,換邊執行,過程中要注意軀幹應持續保持向上延伸。重複10次1回合。
3.前後開合:坐在椅子上,吸氣,雙手互握並將後背拱出後,吐氣,展開雙臂擴胸,夾背,重複10次1回合。
擊退動作障礙 有效運動 挺直前行
運動和復健及早進行可幫助患者維持和改善步行、語言、營養和生活功能,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和音樂治療在帕金森氏症不同時期都可以提供協助。劉昕璇物理治療師強調,規律用藥搭配有效運動,是延緩退化的關鍵!典型帕金森氏症患者約有七年的「蜜月期」,在此期間若能積極運動,將大幅提升未來的行動能力與生活獨立性。
復健科醫師謝宜熹建議,帕友每天應進行至少30分鐘的「有覺知運動」,可分次完成,以提升效果。此外,正念練習與瑜伽不僅能改善動作症狀,對於焦慮、憂鬱等精神症狀亦有顯著療效,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身心健康。相信透過專業的醫療指導與社會支持,能幫助帕金森氏症患者更有方法面對疾病。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8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
小心高溫曬出毒! 專家呼籲車內勿放「這東西」:夏天更毒
(7 小時前) -
脖子痛到轉不了頭 檢查卻沒大問題?醫師帶你了解「小面關節症候群」!
(8 小時前) -
陸男咳嗽多年治不好…自以為罹患肺癌 就醫傻眼:「這東西」卡在支氣管2年?
(9 小時前) -
別以為孩子只是「發育早」! 醫師警告:恐害長不高、增加糖尿病風險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