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7 | 健康醫療網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需求增加! 國健署擴大補助88家聯評中心提升量能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自去(2024)年7月起,國健署推動「未滿7歲兒童新增6次發展篩檢服務」,而為了因應聯合評估需求量增加,國健署也在今年宣布將擴大補助88家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以提升評估量能。



0-6歲(未滿7歲)是孩子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3歲以前更是關鍵黃金療育期,國健署提醒家長應積極讓家中孩子進行篩檢,以利及早發現發展遲緩情形並及早療育。



篩檢後6.2%需轉介評估 聯合評估中心量能再擴充



未滿7歲兒童已新增6次發展篩檢服務,現在只要孩子具有健保身分,就可以分別在6至10個月、10個月至1歲6個月、1歲6個月至2歲、2至3歲、3至5歲、5至未滿7歲,每階段各接受1次政府補助的篩檢服務。



若篩檢結果為疑似發展遲緩,並不代表就是發展遲緩,需帶孩子到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做進一步評估確認。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自去年7月起「未滿7歲兒童新增6次發展篩檢服務」正式上路後,截至今年3月底已篩檢逾27萬人次,其中有6.2%篩檢結果為疑似異常,需轉介到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進行發展評估。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因應兒童發展聯合評估需求增加,為幫助更多的孩子及時獲得專業評估,國健署今年已擴大補助全國88家兒童發展聯評中心,包含全國17家重點中心,以提升兒童發展聯合評估量能、縮短等候評估的時間,預計全年提供的服務量可達4萬3,957人次。



早療流程持續優化 家長也可協助「這些」一同合作



為有效利用聯合評估資源並減輕評估人力負荷,國健署表示,當孩子進入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後,聯合評估中心醫師將依其專業進行初步判斷區分,若為「疑似單一遲緩兒童」,將由單一科別醫師進行單科或單項發展評估,並依評估結果開立發展遲緩證明書;若經聯合評估中心醫師判斷為「疑似多重發展遲緩兒童」,則會儘速安排「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以及早銜接後續醫療處置、社會福利或特殊教育等早期療育相關服務。



透過分級、分流、提升量能逐步優化,讓過去「早療變晚療」的情形有望漸漸改善,不過要了解兒童發展狀況,及早發現發展遲緩、及早進行早期療育,還是需要家長與專業人員通力合作。



國健署提醒,平日家長可進行「發展監測」,觀察、記錄孩子的發展情形,並依篩檢時程帶孩子接受「發展篩檢」,在接受兒童發展篩檢時,由於許多篩檢項目需透過實測及詢問,因此家長可鼓勵孩子多與醫師互動,另外也可回憶孩子在家中的狀況提供篩檢醫師參考,幫助醫師更準確了解孩子真實的發展情況,而若篩檢後有疑似發展遲緩,也應進一步讓孩子接受「發展評估」,了解是否需要早療介入、掌握關鍵黃金療育期。


【延伸閱讀】

評估、資源都要等!早療變「晚療」如何改善? 從分流、家長觀念改變做起

媒體世代影響兒童身心發展? 綜合評估掌握兒童早療關鍵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8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