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19° )
氣象
2025-04-28 | 健康醫療網

偏鄉翁罹嚴重白內障 開車出行成問題!微創白內障手術助他重獲清晰視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林宗憲報導】一名60歲的白內障患者住在偏遠山區,視力僅剩0.2,就醫相當不便,每次開車看診都需由妻子陪同協助觀察路況。因病況複雜,曾被多家診所及大醫院婉拒,最後找到知名眼科診所蘇俊峰院長,接受飛秒雷射輔助手術,術後隔天即恢復清晰視力,讓他不禁驚呼「哇,怎麼差這麼多!」



蘇俊峰院長說明,該患者水晶體與後囊間沾黏嚴重,手術稍有不慎恐導致後囊破裂,增加併發症風險。為提高安全性及精準度,蘇院長運用飛秒雷射預切人工水晶體,再以低能量超音波小心吸出,精準處理沾黏,成功完成困難手術。回憶當時情景,蘇院長表示,「看到患者夫妻倆沮喪的表情,實在是不忍拒絕,所幸手術相當成功,獲得患者實質的開心回饋,這是身為眼科醫師最大的成就。」



跌倒、骨折風險增!醫籲白內障應儘早手術 別再等成熟才治



蘇俊峰院長指出,白內障是年齡老化導致水晶體混濁,光線無法正常聚焦,使視覺變得模糊,尤其在昏暗環境下視力會更差。對年長者而言,更會增加跌倒及碰撞風險,嚴重可能造成骨折,進一步影響健康。醫師強調,白內障無法靠藥物改善,手術是唯一治療方式,若已影響到生活,應及早處理。



目前廣泛應用的微創超音波晶體乳化術,透過超音波將混濁水晶體震碎吸出。若進一步搭配飛秒雷射輔助,能更精準分割水晶體及製作正圓形囊袋,大幅減少超音波能量使用,降低對眼部的傷害。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傷口約0.2公分,術後感染風險低,患者只需依照醫囑點眼藥水、術後一週避免眼睛接觸生水,日常生活幾乎不受影響。蘇院長提醒,白內障若拖延不治,水晶體混濁程度會持續增加、逐漸硬化,而硬化程度越高代表需要的超音波能量越強,可能傷及周圍細胞。因此與過往「等白內障成熟再手術」的觀念不同,建議應及早治療,確保手術安全與視力恢復品質。



合併近視、散光可否一次解決?醫師教你這樣挑「人工水晶體」



許多白內障患者同時伴有老花或近視等視力問題,這時人工水晶體的選擇就格外重要。蘇俊峰院長指出,現在人工水晶體具有不同的屈光設計,並非越貴越好,患者可依眼睛條件、生活型態做客製化選擇。他分享例如職業駕駛患者,更適合選用非繞射型設計的人工水晶體,能在確保適力清晰的同時,也提升行車安全。



此外,蘇院長補充,現在雙眼也可植入不同功能的人工水晶體,一眼負責遠距離、一眼負責中近距離,由大腦整合視覺功能,達成更全面的視力改善。但這樣的「混合式植入」方式,手術前需經過全方位的術前檢查評估,由專業醫師判斷確認是否合適,以確保術後效果及視力品質。



不只「白」內障!從中醫觀點看黃、白內障成因



同時具有中醫師與眼科醫師身份的蘇院長指出,從中醫觀點來看,白內障應更廣義的稱為「內障」,可細分為青、赤、黃、白、黑五種,其中「黃內障」與「白內障」最為常見,皆水晶體混濁有關。



「黃內障」可視為最常見的老年性白內障,隨著年齡漸長,腸胃對營養的吸收功能下降,無法提供水晶體足夠且優質的養分給水晶體,使其功能退化、混濁。



而「白內障」則與氣血循環相關,蘇院長解釋,人體吸收養分必須透過血液循環輸送至全身,眼睛也不例外。若有氣虛或氣血不足的情況,血流速度變慢、輸送力減弱,可能導致眼部營養供應不足,加速水晶體提早老化。如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通常血管功能有些問題,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而高血壓患者血管較僵硬、缺乏彈性,血管收縮次數相對較少,使得血液輸送量降低。這也是三高病患較容易提早出現白內障的因素之一。



維持良好生活習慣護腸胃 助延緩白內障發生



現代人作息不規律、長時間使用3C產品,加上飲食失衡,會加速水晶體提早退化。蘇俊峰院長建議,維持健康飲食、避免熬夜、適度休息眼睛,不僅有助整體健康,也能保護視力,延緩白內障形成。



【延伸閱讀】

微創飛秒雷射精準定位 白內障患者重獲高品質視力新選擇

近視千度!視力僅剩0.1 新型飛秒雷射手術助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9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