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性行為!共用浴巾也可能感染HPV 破解3迷思接種疫苗預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接種HPV疫苗可以預防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減少子宮頸癌、肛門癌、人類外生殖器癌、口咽癌、尖形濕疣(俗稱菜花)等風險。目前,國中女學生可以公費接種HPV疫苗,不過部分民眾對於疫苗施打仍存在誤解與疑慮,針對國人常見3大迷思國健署一一破解,希望幫助民眾更加了解HPV疫苗,進而做出正確的健康判斷。
HPV迷思一 沒有性行為就不會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人類乳突病毒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因此有些民眾認為只要沒有性行為就不會有感染風險。不過國健署表示,其實也可以透過皮膚、黏膜、體液或接觸帶有人類乳突病毒的物品傳播,像是共用浴巾或私密部位接觸受污染的物品等都有可能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所以,即便沒有性行為也要小心預防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9-14歲未曾有性行為的青少女是接種HPV疫苗的最佳時機,可在未感染前產生足夠的免疫力,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HPV迷思二 接種HPV疫苗有嚴重副作用、會影響生育?
除了預防效果之外,疫苗的安全性也是許多人相當注重的事,有些民眾擔心接種HPV疫苗可能會導致嚴重副作用,甚至影響生育的能力,但國健署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等監測結果皆顯示HPV疫苗具安全性,目前並無證據顯示施打後會影響生育能力或導致嚴重不良反應。
不過,接種HPV疫苗後仍有可能出現施打部位紅腫、輕微發燒、暈眩等常見副作用,國健署提到,這些症狀通常會在幾天內消失,另外有極少數的人可能會有過敏反應,但發生機率極低,整體安全性仍高。
HPV迷思三 接種疫苗能100%預防不需再做子宮頸抹片?
接種HPV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風險,但並非百分之百預防所有型別的人類乳突病毒,目前我國食藥署核可的HPV疫苗能有效預防超過70%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因此國健署提醒,為達到最佳的防護效果,即便已完成疫苗接種,仍須定期做子宮頸抹片篩檢確保健康。
專家建議25歲以上女性每3年應至少進行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國健署強調這不僅能及早發現子宮頸細胞病變,也能及早介入治療,顯著降低癌變風險,而且平時還要保有安全性行為,並維持健康生活習慣,才能獲得更全面的保護。
【延伸閱讀】
別再將HPV與子宮頸癌劃等號 感染不分男女!醫籲接種疫苗防「6癌1病」
男女高達8成機率染HPV! 擴大防癌政策:國中男明年免費打疫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9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
風鈴守木・心靜之森 嘉市2025富邦家庭照顧者喘息之旅 愛木村
(2 小時前) -
6旬男罹腸癌4年來復發轉移 南投醫院溫熱療法成功克癌
(2 小時前) -
二尖瓣逆流治療新選擇!心臟不停跳微創修補,提升二尖瓣修補成功率
(3 小時前) -
術前模擬結合3D列印與覆膜支架 成功治療先天性心臟病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