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有您!醫護協助申請「病人支持計畫」 讓藥物取得不再遙不可及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在全球精準醫療與生技研發的飛速進展下,許多創新藥物在癌症、自體免疫疾病、罕見疾病等領域陸續問世,為過去難治的疾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治療選擇與更高的治癒、延緩病情機會。然而,藥證的核准並不等同於病患能夠輕鬆取得藥物。在高昂藥價與現行健保給付限制的雙重夾擊下,許多亟需創新療法的病患家庭,正面臨沉重的經濟壓力與醫療可及性的困境。
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侯明鋒教授指出,台灣健保制度受限於財務預算,導致許多已取得美國FDA及台灣TFDA藥證、臨床證實有效的創新藥物,往往無法即時、廣泛地納入健保給付,或僅有嚴格的給付條件,形成「全有或全無」的給付窘境。這迫使許多病患及其家庭必須獨自面對每月可能高達數萬元甚至十數萬元的高額自費藥費。
「這樣的經濟壓力對病患及其家庭是難以承受的負擔,」侯明鋒教授語重心長地說,「特別是對於經濟基礎不穩固的年輕病患而言,財務缺口造成的醫療不平等更加嚴重,甚至可能因此錯失最佳治療時機。」他進一步比較日本健保的彈性給付模式,日本民眾僅需負擔約30%藥費,且新藥上市後能較快納入給付,這種「部分給付、有用即納」的思維,顯然能更有效地提升新藥的可及性。
除了健保給付的侷限,侯教授也提到臨床治療指引快速更新與健保給付項目更新速度不同步的問題,例如美國NCCN乳癌治療指引一年更新多次,使得醫師依最新指引為病人規劃治療時,若健保尚未跟進,病人仍需自費或延緩用藥。
第一線醫護團隊的仁心付出:為病患開啟「病人支持計畫」的大門
在健保制度改革仍在努力推進的過程中,臨床第一線的醫護團隊,正扮演著為病患爭取生機的關鍵角色。面對病患「有藥卻用不起」的困境,許多醫師及其護理師、個案管理師等團隊成員,無償協助病患申請由藥廠或公益組織提供的「病人支持計畫」(Patient Assistance Program, PAP)。這些計畫是為需要使用特定自費藥物的病患提供非促銷性的醫療援助。計畫內容多元,包括提供部分週期的免費藥物(贈藥)、藥費補助、基因檢測等財務支持,以及用藥衛教諮詢、專業導航、病患追蹤關懷等照護支持服務。
病患能否加入病人支持計畫、適用何種方案,完全是基於主治醫師對病患病情的專業判斷與治療計畫。而醫護團隊的無償協助,正是在醫師做出專業判斷後,幫助病患跨越取得這些資源的層層障礙。從主動評估病患需求、告知有相關支持計畫存在,到協助病患或家屬準備申請文件、居中與計畫執行單位(如PatientsForce)溝通協調,甚至持續追蹤病患用藥反應與計畫資格,這些都醫護人員為病患額外付出的努力。
減輕負擔、確保照顧
PatientsForce采鋐健康整合集團總經理張向昕表示,目前台灣已有數萬名病患透過這類病人支持計畫,在醫護團隊的協助下,得以如期完成療程,提升治療持續性,對生活狀態帶來正面幫助。這證明了在現行健保體系下,病人支持計畫在醫護團隊的積極參與推動下,確實扮演了重要的「及時雨」與「安全網」角色,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健保和私人保險的不足,縮小了因經濟能力產生的醫療資源不平等。
病人支持計畫是橋樑 非終極解方
然而,張向昕指出,病人支持計畫終究是藥物可近性問題下的補充措施,而非根本解決之道。其涵蓋範圍、支持力度及申請門檻各異,且本質上仍仰賴藥廠或組織的資源投入,並能得到醫院及醫療人員的支持協助,才得以運作。
侯明鋒教授強調,病人支持計畫是一種創新模式,但在新藥推動的過程中,「可近性」不應只是理想,而應成為制度設計的核心原則。若創新藥物無法進入病人的生命週期,其價值將大打折扣。唯有從健保制度改革、給付機制彈性化,以及強化公私協力的支持系統三方面共同推進,才能真正實現「新藥可用也可及」,讓醫療創新真正惠及每一位需要的病人。
持續參與台灣病人支持計畫管理與協作推動
張向昕進一步表示,PatientsForce采鋐健康整合集團將持續配合醫療體系推動病人支持計畫,協助病患獲得必要的資源資訊,給予病患更全面的關懷與支持,並期盼透過多方合作,共同優化台灣的醫療環境,提升病患的照護品質。
【延伸閱讀】
骨鬆藥物健保擴大給付!「這些」族群都可使用 注意3大骨鬆警訊及早篩檢
新一代ADC藥物「2適應症」納給付 千名乳癌病友年省百萬藥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1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
基因解方攜手欣奕醫事檢驗所 共同推進台灣基因檢測技術發展
(1 小時前) -
一動手就頭暈!罕病「鎖骨下動脈竊血症候群」困擾中年婦多年
(1 小時前) -
中醫跨界助力世壯運 北市中醫師公會推動「動以養生」公益義診
(1 小時前) -
醫美詐騙新手法!「打假鳳凰電波還被制止查驗」消費者怒控受騙過程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