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預防三高? 醫傳授關鍵3招:吃對、動夠、量準血壓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有五項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疾病密切相關,顯示慢性病已嚴重威脅國人健康。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楊晉州表示,「三高」即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常見於40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逐漸攀升。
年輕族群也會罹患三高 當心這些危險因子
根據健保署統計,65歲以上長者中有五成罹患三高。然而,年輕族群雖風險較低,若有長期吸菸、飲酒、嚼檳榔等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增加罹病風險與代謝症候群的發生機率。楊晉州主任強調,定期健康檢查與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是守護未來健康的關鍵。
避免白袍高血壓 在家這樣量血壓
楊晉州主任進一步分享,為避免「白袍高血壓」現象(即因緊張導致的診間血壓偏高),國際建議18歲以上成人每年至少在家量血壓一次,並可依循「722原則」與「血壓3C管理法」,做好日常監測與控制。
血壓722原則:
「7」連續七天測量血壓
「2」每天早起與睡前各測一次
「2」每次量兩遍,取平均值
血壓3C管理:
1、Check-記得定期量血壓:量測時應避免交談、憋尿、翹腳,壓脈帶高度需與心臟平行,並保持坐姿端正,腳自然平放。
2、Change-調整健康生活型態:飲食均衡,掌握三少二多原則,即少調味品、低油脂、少加工食品、多蔬果、多高纖;建議每日鈉的攝取量少於2.4公克(相當於6公克的食鹽)。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戒菸酒、控制體重、養成規律運動。每週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高血壓患者應先諮詢醫師,進行適量且適當的運動。
3、Control-按時吃藥要記牢:一般民眾建議至少維持在120/80 mmHg以下,對於罹患慢性病及老人族群,血壓控制則更為重要,針對個人合適的控制範圍建議仍遵循醫師專業諮詢。
避免三高上身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為不是法門
楊晉州主任提醒,日常飲食應採「低油、低糖、低鹽、高纖」原則,遠離菸酒,培養運動習慣,維持良好身體狀態。若已診斷為高血壓者,務必遵循醫囑治療,根據個人狀況訂定合適的控制目標,才能有效管理病情,守護健康長壽。
【延伸閱讀】
超高齡社會來襲!5成長者都有三高 如何健康管理?有哪些健檢可以運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1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34歲男日均點外賣2.5次!胸痛就醫須終身服藥 醫示警「心碎套餐」
(7 小時前) -
返國出現發燒、咳嗽、紅疹要警覺! 專家授「防麻疹3大關鍵」
(9 小時前) -
陸年輕人瘋玩「捏捏」!玩具部落客自爆罹癌 過來人:捏完身上長紅點
(12 小時前) -
運動男腰痛不以為意 一檢竟是「僵直性脊椎炎」險脊椎變形
(12 小時前) -
HPV除了性行為,「這些行為」也可能感染!專家示警 建議這樣做最安全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