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誤當過敏性鼻炎! 血管運動型鼻炎症狀與治療一次看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是否經常鼻塞、流鼻水,甚至常常打噴嚏,聞到冷空氣或香水味就鼻子不舒服?到醫院檢查卻被告知「不是過敏」,甚至使用抗過敏藥也沒有明顯效果?你可能不是得了「過敏性鼻炎」,而是另一種較不被大眾熟知的「血管運動型鼻炎」。這兩種鼻炎症狀相似,卻有不同的成因與治療方式,若誤判,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可能長期吃藥卻無效。
早晨狂打噴嚏恐是過敏性鼻炎 常見症狀與治療法
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文弘指出,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過度反應所導致的鼻部疾病,常見過敏原包括塵蟎、花粉、動物毛髮、霉菌等。常見症狀包括:打噴嚏(尤其早上起床時)、鼻塞、清水狀鼻涕、鼻癢、眼癢、眼睛紅腫流淚(合併過敏性結膜炎)。
診斷方式以病史詢問與症狀評估、鼻內視鏡檢查、皮膚過敏原測試或血液IgE檢查。治療上,除避免過敏原(如使用防蟎寢具、避免接觸寵物)、藥物治療(如抗組織胺、鼻類固醇噴劑),還有免疫治療(長期減敏治療)。
鼻塞流鼻水卻不是過敏? 小心血管運動型鼻炎
血管運動型鼻炎又稱「非過敏性鼻炎」,不是因免疫系統反應造成,而是鼻黏膜的自律神經系統過度敏感,對溫度變化、氣味、濕度、煙霧、壓力等刺激反應異常,導致血管擴張、黏膜腫脹與鼻分泌物增加。常見症狀包括:鼻塞(可能左右交替);清水鼻涕流不停;對氣候變化、冷風、空調敏感;聞到香水、菸味、油煙就鼻子不舒服;通常無眼癢或過敏史。
診斷方式會先排除過敏性鼻炎(過敏原測試陰性)後,再透過鼻內視鏡觀察鼻黏膜是否水腫,但無膿性分泌物,並確認症狀與特定環境刺激有關聯。
治療血管運動型鼻炎 微創後鼻神經消融術恢復快
對於血管運動型鼻炎,王文弘醫師表示,目前的藥物治療(如鼻用類固醇或抗膽鹼藥物)效果有限,有些人服藥只能稍微緩解,但一遇到冷風或香味,症狀又再度發作。有些人長期使用鼻塞藥物(如血管收縮劑),反而產生「藥物性鼻炎」,造成鼻黏膜惡性循環。因此,若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就需要考慮其他選擇──後鼻神經消融術就是其中一項安全有效的新型微創治療方式。
王文弘醫師說明,後鼻神經位於鼻腔深處,負責調節鼻黏膜的血管與分泌功能。血管運動型鼻炎患者,這條神經訊號異常活躍,導致鼻塞與流鼻水的問題。後鼻神經消融術是一種利用高頻能量(如射頻或冷凍)破壞這條神經的小型手術,透過鼻內視鏡進行,不需開刀,手術時間短,術後恢復快。
鼻炎久治不癒 及早檢查並考慮進一步治療
王文弘醫師提醒,鼻子不舒服不是小事,長期的鼻塞、流鼻水不僅影響睡眠、專注力,還可能造成頭痛、疲憊、甚至情緒低落。很多人以為只是「小感冒」或「鼻子過敏」,卻長年誤用藥物、延誤治療。若你已嘗試過多種治療仍無法改善,不妨詢問耳鼻喉科醫師,是否有可能是血管運動型鼻炎,以找回順暢呼吸與清新的日常生活!
原文出處:國泰醫訊287期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9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
秀傳醫療赴西非迦納 推動台西非醫療合作
(7 小時前) -
長輩心理守門人 彰化榮家推自殺防治課程
(7 小時前) -
醫揭日常保養七大雷區 曾馨瑩攜『逆時針』逆轉回最美時刻
(8 小時前) -
「正」心相助朴醫 「覺」愛守護急救線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