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C肝比例高 「新型抗病毒藥物」治癒率逾95%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全球估計約有7,100萬人感染HCV,其中相當比例最終將發展為慢性疾病。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柏諺表示,在台灣,C型肝炎的盛行率相較於其他國家偏高,尤其在中南部地區和特定族群中更為明顯,長期以來都是國內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之一。
「C型肝炎」血液傳染性疾病 目前沒有預防疫苗
陳柏諺醫師說明,C型肝炎是一種由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簡稱HCV)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屬於血液傳染性疾病,這種病毒主要攻擊肝臟,造成發炎與損傷,感染初期往往症狀不明顯,因此許多患者在感染多年後才發現病情,已經發展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C型肝炎與B型肝炎不同,目前並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但由於其病毒特性和對藥物的反應,隨著新一代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出現,治癒率大幅提高,使得C型肝炎從「難以治癒的慢性病」轉變為「可治癒的病毒感染」。
新型C肝抗病毒藥物 治癒率高達95%以上
過去C型肝炎的治療仰賴干擾素和利巴韋林,療程長、副作用多且治癒率有限。但自2014年起直接作用型抗病毒藥物(Direct Acting Antivirals,簡稱DAAs)的問世,徹底改變了C型肝炎的治療格局。
陳柏諺醫師解釋,這類藥物以直接抑制病毒複製的方式作用,療程通常僅需8至12週,治癒率高達95%以上,且副作用大幅減少,常見的DAAs藥物包括Sofosbuvir、Ledipasvir、Velpatasvir等,不同基因型的HCV可使用不同的藥物組合進行治療。
在台灣,健保已全面給付DAAs的治療費用,使得患者只需負擔掛號費即可接受治療。這大幅提升了病患就醫意願,也有效控制了社區的傳播風險,不過,成功治療後仍需定期追蹤,特別是已出現肝硬化者,仍有發展為肝癌的可能,需要定期追蹤。
「消除C肝行動計畫」 高風險族群應定期篩檢
台灣自2017年起啟動「消除C肝行動計畫」,目標在2030年達成C型肝炎的根除,主要策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此外,民眾也應重視定期健康檢查,尤其有血液暴露或輸血史者更應主動篩檢;同時避免不安全注射、刺青與共用針具等高風險行為。
【延伸閱讀】
C肝未及時發現治療恐變肝癌!45-79歲可免費篩檢 如何看懂檢驗報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2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臺灣醫材要飛了!秀傳聯手IRCAD北美開路
(57 分鐘前) -
一戒咖啡夢境變超真實夜夜夢見鬼? 專家揭背後原因「和這段睡眠有關」
(2 小時前) -
心臟病發作如何自救? 專家教你四步驟保命
(3 小時前) -
從唇皰疹到玫瑰疹 小水皰背後的大麻煩
(3 小時前) -
台灣C肝比例高 「新型抗病毒藥物」治癒率逾95%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