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 互傳媒

野生菇類勿亂採亂吃 南投衛生局籲民眾留意食安風險

【互傳媒/記者 張玉泰/南投 報導】近日天氣悶熱,午後常見雷陣雨,草地上經常冒出各種菇類,看起來可愛又無害,讓人想採來嘗鮮。為此,縣府衛生局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隨意採摘與食用野生菇類,即使看起來樸素無毒,也可能暗藏致命風險,嚴重恐引發中毒甚至傷及性命。
衛生局指出,在台灣,最常見的有毒菇類是綠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與布雷白環蘑(Leucoagaricus bresadolae)等,食用後容易導致腸胃炎型食物中毒。其中綠褶菇是最常被誤食的菇類。綠褶菇在春、夏、秋季常見於低海拔闊葉樹林地、草地或農地,雖外觀淺色、不鮮豔,但具有毒性。許多民眾會將其誤認為可食用的白色雨傘菇(Macrolepiota procera)或雞肉絲菇(Termitomyces albuminosus),一旦誤食,約1至3小時內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血便等中毒症狀。
過去也發生民眾誤食外觀類似無毒菇類的擬灰花紋鵝膏(Amanita fuligineoides),導致腹痛、嘔吐、器官功能損傷等症狀。這類毒菇外型難以分辨,不得不謹慎小心。
衛生局表示,避免誤食菇類中毒,記住一個簡單的原則,不採摘、不食用野生菇類。為了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不管這些野生菇類看起來多麼誘人,都應謹慎對待,避免不必要的風險,保護自己和家人。
最新健康新聞
-
腹部腫脹、體重異常增加小心是「腹水」 但不一定是癌!醫解析4大成因
(11 分鐘前) -
產後模樣太狼狽,竟跟先生道歉⋯吳姍儒崩潰落淚:被「1句話」救贖
(11 分鐘前) -
手麻!腕隧道症候群最怕大拇指萎縮 5招「肌腱滑動運動」預防
(43 分鐘前) -
名醫會客室/深層靜脈栓塞復健運動及治療
(1 小時前) -
比快走更有效燃脂!瘦身必知「666步行法」:簡單3階段提升新陳代謝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