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4 | 台灣好報
外食餐飲選擇5原則 降低食物中毒風險!
【記者 謝雅情/南投 報導】春節連假期間通報的疑似食品中毒案件數增加,特別是在溫差大的環境下,食材保存不當易成為病原菌孳生溫床,進而引發食物中毒風險,民眾若有噁心、嘔吐、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應儘速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冬季食物中毒多與諾羅病毒有關,海鮮一定要煮熟!諾羅病毒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若工作人員手部不潔、食材保存不當,就容易造成大規模群聚感染。水產品如牡蠣、蝦蟹等,更需澈底加熱煮熟,避免病菌孳生。此外,米飯若存放過久,可能受到仙人掌桿菌污染,吃起來有黏稠感時應立即丟棄。
縣府衛生局提供「餐飲選擇5原則」,大大降低食物中毒風險:
1.飯前先洗手:避免病毒透過手口傳染。
2.餐具要乾淨:選擇衛生良好的餐廳,確認餐具無裂縫、油漬,環境清潔無蟑螂或蒼蠅。
3.新鮮享用勿隔餐:避免食物放置過久導致細菌孳生,特別是海鮮、肉類等高風險食材。
4.避免生食:生魚片、生菜沙拉等易受病原菌污染,食用前務必確認食材新鮮且處理得宜。
5.選擇優良餐飲業:選擇張貼「優」或「良」等級標章的店家。
縣府衛生局表示,調理食物應遵守「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注意保存溫度、要澈底加熱。民眾如有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及消費疑義,可電洽縣府衛生局服務專線049-2231994。(照片記者謝雅情翻攝)
最新健康新聞
-
-
國際流感疫情4地上升,流行病毒株一次看!疾管署:公費流感疫苗剩約20萬劑
(36 分鐘前) -
80歲彰化名醫「膀胱癌」第三期!1新輔助治療成功讓癌細胞消失
(47 分鐘前) -
公費流感疫苗昨「1天打掉4萬劑」 疾管署:整體覆蓋率已逾30%
(1 小時前) -
每年5萬人癌逝!賴清德:預防重於治療 擴大篩檢盼及早揪出癌蹤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