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 台灣好報

野生菇類勿亂採亂吃 民眾留意食安風險

【記者 謝雅情/南投 報導】近日天氣悶熱,午後常見雷陣雨,草地上經常冒出各種菇類,看起來可愛又無害,讓人想採來嘗鮮。為此,縣府衛生局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隨意採摘與食用野生菇類,即使看起來樸素無毒,也可能暗藏致命風險,嚴重恐引發中毒甚至傷及性命。
衛生局指出,在台灣,最常見的有毒菇類是綠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與布雷白環蘑(Leucoagaricus bresadolae)等,食用後容易導致腸胃炎型食物中毒。其中綠褶菇是最常被誤食的菇類。綠褶菇在春、夏、秋季常見於低海拔闊葉樹林地、草地或農地,雖外觀淺色、不鮮豔,但具有毒性。許多民眾會將其誤認為可食用的白色雨傘菇(Macrolepiota procera)或雞肉絲菇(Termitomyces albuminosus),一旦誤食,約1至3小時內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血便等中毒症狀。
過去也發生民眾誤食外觀類似無毒菇類的擬灰花紋鵝膏(Amanita fuligineoides),導致腹痛、嘔吐、器官功能損傷等症狀。這類毒菇外型難以分辨,不得不謹慎小心。
衛生局表示,避免誤食菇類中毒,記住一個簡單的原則,不採摘、不食用野生菇類。為了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不管這些野生菇類看起來多麼誘人,都應謹慎對待,避免不必要的風險,保護自己和家人。(照片記者 謝雅情翻攝)
最新健康新聞
-
苗縣衛生局辦免費健檢 四大癌症篩檢一次到位
(20 分鐘前) -
炎炎夏日擦乳液好難受! 醫建議「這樣做」穩定控制病情
(1 小時前) -
從抗寒到護心 每天洗幾分鐘冷水澡讓血管更強壯
(3 小時前) -
小小牙醫夏令營開診啦!基隆學童穿白袍變身護牙小達人
(4 小時前) -
不怕蘿蔔腿!醫師透露:結實小腿助手術順利、併發症少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