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體系五癌篩檢成果亮眼 攜手共創「健康臺灣」新願景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為響應賴清德總統推動的「健康臺灣」政策,並朝向2030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減少三分之一的目標邁進,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25)日舉辦了「五癌篩檢-高醫體系成果共見證」發表會,展示高醫體系在癌症篩檢推動上的卓越成效。「定期篩檢、早期發現與治療」,高醫體系五癌篩檢總人次較2024年同期成長58%,其中又以口腔癌與肺癌篩檢成長最為顯著,顯示民眾健康意識提升,活動現場並提供癌症篩檢衛教攤位與有獎徵答,加入癌症篩檢官方LINE還贈宣傳小禮品,吸引許多民眾一同共襄盛舉,攜手共創「健康臺灣」新願景。
活動由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主辦,並聯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委託財團法人高雄醫學大學經營)及高雄市立旗津醫院(委託財團法人高雄醫學大學經營)共同協辦。四家醫療機構攜手推動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肺癌及口腔癌等五大癌症篩檢,展現高醫整合式醫療網絡的強大實力與資源共享效益,其中高醫岡山醫院提供網路預約表單預約,提供專人電話連絡,小港醫院提供特定日期夜間癌症篩檢,讓上班族的民眾不用請假,方便又便利。
高醫陳芳銘副院長表示,高醫體系秉持專業、責任與關懷精神,積極推動「健康臺灣」永續發展藍圖,為實現全民健康的共同目標努力不懈。高醫體系五癌篩檢總服務人次截至2025年6月底已突破54,495人次,較2024年同期成長58%。其中,以口腔癌與肺癌篩檢成長最為顯著,分別增加118%與117%,顯示民眾健康意識提升與醫療機構積極介入已產生明顯成效。其他癌別篩檢也表現不俗,包括乳房攝影成長69%、大腸癌篩檢提升31%、子宮頸抹片檢查增加61%,有效擴大整體篩檢覆蓋率。
高醫癌症中心蕭惠樺主任表示,高醫體系除了今年篩檢服務量創歷年新高,也成功在疑似陽性個案中診斷出213例癌症,其中153例為早期癌症(第0至第II期),較去年同期增加37%。此成果證實,持續推動篩檢服務與落實陽性個案追蹤,有助於提升癌症早期發現率。定期進行癌症篩檢可及早發現癌前病變或初期癌症。若能掌握治療黃金期,第0至第1期癌症的五年相對存活率可達第4期患者的2至7倍,顯著提高治療成效與預後表現。
高醫體系積極與地方衛生局、職場健康檢查單位、行動篩檢車及院內健康促進活動攜手合作,提升癌症篩檢的可近性,讓更多民眾能便利地接受檢查。並透過強化醫病溝通與健康識能教育,進一步落實以人為本的公共衛生精神,展現醫療體系在社區健康守護上的關鍵角色。
未來高醫將持續配合國家健康政策方向,深化與地方政府的合作關係,全面優化癌症防治與篩檢流程,提升整體醫療服務品質與效能。同時也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實踐「要愛不要癌」的健康理念,藉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治癒機率。(圖/記者王雯玲翻攝)
最新健康新聞
-
得過帶狀疱疹也可能再復發 醫籲:疫苗接種是防治關鍵
(45 分鐘前) -
河南婦上吐下瀉!檢查發現胃藏大量「一級致癌物」 元凶竟是筷子
(1 小時前) -
夏季憋尿小心泌尿道感染!醫揭:5大高風險因素,反覆感染恐「2疾病」跟著來
(2 小時前) -
不開胸也能切腫瘤 她靠「1手術」切除胸腺瘤三天就出院
(3 小時前) -
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切除新利器!拋棄式子宮鏡冷刀精準又安心,守護子宮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