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失衡恐增失智風險 聖馬爾定醫院呼籲善用照護資源減輕家庭壓力

【記者 劉芳妃/嘉義市 報導】88歲魏女士去年搬來與女兒同住後,女兒發現媽媽的記憶力明顯退化,不僅經常重複說過的話,還會忘記自己是否已經吃過藥,甚至好幾天沒有洗澡,需要她提醒與督促。隨著異常行為增加,母女間的爭執也愈來愈多,讓女兒在忙碌經營開店的同時,承受極大壓力。尋求醫療協助,確診為輕度失智症,並由個管師協助轉介長照資源,安排居家服務員陪伴,生活不致大亂。
魏女士的失常表現讓女兒十分擔心,尋求醫療協助後,經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評估,確診為輕度失智症,並轉介至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由專業個管師介入服務。個管師評估後,發現魏女士因生活缺乏重心,渴望獲得家人關心,卻常以負面情緒表達,造成溝通困難。為改善狀況,個管師協助轉介長照資源,安排居家服務員陪伴。
在居服員定期到訪後,魏女士情緒明顯穩定,並高興每天都有人來陪她聊天,生活不再得沒有重心,與女兒的衝突也減少許多,讓女兒鬆了一口氣,終於能專心打理麵包店,減輕家庭照護壓力。
聖馬爾定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任暨神經內科蔡育泰醫師指出,失智症的治療方式以藥物結合非藥物介入為主,再搭配生活照護與社會資源,幫助患者維持自理能力,減少焦慮與行為問題,而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正是扮演這個整合角色,協助患者與家屬連結醫療、長照與社區據點資源,並提供情緒支持與照護指導。
蔡育泰醫師呼籲,及早就醫、妥善運用資源,是守護失智患者與家屬的最佳策略,讓失智症不再是壓力來源,而是能夠被妥善管理的慢性疾病,幫助患者「活得久,更能活得好」。
若民眾對失智症有相關疑問,可洽詢嘉義市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地點設於聖馬爾定醫院一樓大廳外,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12點、下午1點30分至5點30分。洽詢電話:05-2710059、2756000分機3287或3286。
圖說: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蔡育泰醫師呼籲,及早就醫、妥善運用資源,是守護失智患者與家屬的最佳策略,讓失智症不再是壓力來源。(照片:記者劉芳妃翻攝)
最新健康新聞
-
-
彰化榮家定期身心科看診 讓長輩安心就醫
(12 小時前) -
當孩子被迫成為「父母」!心理師:親職化跨世代延續創傷
(13 小時前) -
腹脹、消化不良吃胃藥沒效? 醫示警:恐是膽結石作怪
(14 小時前) -
中秋必看!「10類藥物」與柚子不能同吃 藥師:交互作用長達72小時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