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車禍重創被宣告終身癱瘓 杜元坤「神經繞道手術」助重新站立

【創新聞記者 陳維鈞/高雄報導】苗栗64歲李姓婦人一年前因車禍重創頸椎、脊髓損傷,導致四肢癱瘓,甚至必須仰賴呼吸器維生。一度被宣判「終身臥床、無法復原」。所幸兩位女兒不放棄希望,輾轉南下尋求神經叢名醫杜元坤院長協助,經評估仍處在手術黃金時機,進行5個小時神經繞道手術,如今,她每天不缺席復健,從癱在病床無法翻身,到在攙扶下能穩穩踏出超過百步,用行動證明希望從未遠離。
李女士說,當初事故發生瞬間毫無記憶,只知道騎機車遭車輛撞擊後摔飛、重落地面,被緊急送往台中榮總搶救。當時醒來醫師診斷「幾乎完全無神經恢復的可能。」這句話如死刑宣判般讓我陷入深淵,但最痛心的是,當時的我因為四肢完全癱瘓不能動,所以連要走去自殺都做不到,只能帶著呼吸器躺在床上。
面對建議轉安養機構的現實,李女士的兩名女兒不願放棄,持續在網路搜尋資訊。某日於臉書社團發文徵詢意見時,收到一位患者私訊,分享自己在接受杜元坤醫師神經繞道手術後重獲行動能力的經歷,讓兩姐妹重燃希望。立即親自帶著媽媽的X光與核磁共振影像南下親赴高雄門診求助。杜醫師看完影像後說,李女士仍處於黃金手術期,手術是很有機會的。不過要先努力練習脫離呼吸器,才能進行手術。

▲李婦因車禍重創頸椎、脊髓損傷,導致四肢癱瘓,杜元坤「神經繞道手術」助重新站起走路。(記者陳維鈞翻攝)
這個消息讓他們全家人燃起一線生機,原本拒絕治療的她,重新振作起來,開始積極練習呼吸訓練。2024年5月6日,接受神經繞道重建手術,歷時5小時。手術清醒後,李女士神奇的感受到原本無感的腹部橫隔膜竟能用力了!接下來,她從完全無感、無力,到能握住東西,如今在攙扶下,她已能一步步走完超過百步。
杜元坤院長表示,神經繞道重建手術關鍵在於先對受損的脊髓神經區段進行減壓與殘存功能檢測,方能保留健康的近端神經,繞過受損區段,以顯微神經吻合技術精準接合至遠端神經,重建訊號傳導。
手術最困難的地方在於過程中常遇到前次手術遺留或舊傷導致的神經沾黏與硬脊膜破裂,若未充分鬆解與修補將影響神經修復;此外,神經本身細緻脆弱,顯微接合時需高度專注與精密技術,膽大心細且手穩心靜,不僅仰賴經驗與技術,更需長年累積的集中力與判斷力,才能幫助病人重新站起來。杜元坤表示,這種脊椎神經繞道的手術,他們已經完成數千例,而且也在國際的科學論文發表大放異采,被列為重要參考文獻,也被教科書列為重要的手術法。現在全世界各地到台灣找他做神經手術的癱瘓病人,絡繹不絕!而且杜元坤強調,手術後的努力復健,可以增加更多的成功機會!
術後一年來,李女士每日接受4小時復健,進步有目共睹。她說,每天醒來就是一場和手腳的戰鬥,但我知道,如果我不努力,就是辜負醫師與家人的期望。
她也常在復健中心鼓勵病友,我這樣都還能站起來,你一定也可以。過去她愛閱讀,寫字漂亮,現在雖然還無法完全自理,但也期許自己未來能夠親手寫了一封感謝信送給杜院長。
最新健康新聞
-
-
網傳「配方奶含糖量如2大瓶可樂」 醫籲勿汙名化:乳糖不是添加糖
(4 小時前) -
洗腎新潮流!高雄長庚推「腎科經皮植管+居家透析」新模式
(4 小時前) -
22歲女大生深蹲後鼠蹊痛 竟是髖關節發育不良惹禍
(6 小時前) -
雀巢健康兒童計畫15年再進化 攜手家扶推《懂吃勇者》桌遊守護親職化孩子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