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榮總心房顫動冷凍消融術破200例 創南台灣新標竿

【創新聞記者李堂安/高雄報導】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會導致心悸、胸悶,更會顯著提升腦中風與心臟衰竭的風險。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團隊,引進「心房顫動冷凍消融術」,至今已成功完成超過200例,不僅是南台灣執行案例數最多的醫學中心,其一年內復發率僅21.6%,遠低於歐美多項大型研究,且無嚴重併發症,為心房顫動治療立下高品質的介入治療新標竿。
心房顫動的傳統治療以藥物為主,但效果有限或伴隨副作用。導管消融術是更有效的治療選項,其中「冷凍消融術」是一種利用低溫能量球囊,一次性將引發心房顫動的異常放電點(肺靜脈)進行隔離的微創手術。相較於傳統射頻消融,冷凍消融術手術時間可縮短至約2小時,具有手術時間短、安全性高、疼痛感低、術後恢復快等優勢。
高榮心臟內科自2018年引進此技術,由江承鴻醫師領銜的專業團隊至今已累積超過200例經驗。團隊的卓越成果歸功於三大關鍵:精準的術前規劃:每位病患術前都接受心臟電腦斷層與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檢查,讓醫師能3D重組心臟結構,精準規劃手術路徑,並排除潛在血栓風險。完整的消融策略:團隊採用「3+2(3)」的冷凍消融策略,依據術中電氣訊號的變化,彈性調整冷凍時間與次數,以確保肺靜脈達到最完整且永久的隔離,大幅提升成功率。
堅實的跨團隊合作:結合心臟內科、放射線部、麻醉部、神經內科等專家,組成全方位的照護團隊,提供病人最周全的治療。
73歲的王先生就是這項技術的受益者之一。多年前,他因陣發性心房顫動產生血栓,不幸併發腦梗塞與心肌梗塞,嚴重影響健康。即使接受藥物治療,症狀控制依然不理想,生活在可能再次中風的恐懼中。在醫療團隊的建議下,他於2021年12月接受了心房顫動冷凍消融手術。術後至今,王先生定期回診追蹤,心房顫動的症狀已消失無蹤,生活品質獲得大幅改善,也讓他擺脫了疾病的陰霾。
高榮的治療成果在國際上極具競爭力。數據顯示,高榮冷凍消融術後一年內總復發率僅21.6%,其中陣發性心房顫動復發率更低至17.6%。此成績優於美國的STOP AF First研究(25.4%)與歐洲的FIRE & ICE研究(34.6%)。在安全性方面,高榮的嚴重併發症發生率為0%,亦優於多數國際大型研究。
最新健康新聞
-
-
才15歲!高中生天天雞排珍奶 急診一照肝臟全白了
(2 小時前) -
秋節連假疫苗接種不打烊 竹縣加設流感疫苗快打40站
(5 小時前) -
國內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病例 疾管署:今年累計達20例
(6 小時前) -
HER2弱陽性乳癌治療新契機!新一代抗體藥物ADC如「裝GPS炸彈」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