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5 | 台灣好新聞
直腸癌患者新選擇 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高階微創手術切癌保肛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05年起,大腸直腸癌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三位,是發生人數第一名的癌症,每年約15000人罹此癌,死亡人數超過5000人。奇美醫學中心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周家麟表示,不少直腸癌患者擔心手術後,肛門可能不保且會影響排便功能。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高階微創手術,可順利切除癌腫瘤並保住肛門,是直腸癌病人的新選擇。
周家麟醫師收治1名70歲男性低位直腸癌患者,病人先接受化學及放射治療,療程結束後再接受手術切除治療。但病人對手術後肛門不保,需藉由永久性腸造口排便而憂心不已。經醫病協商後,選擇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高階微創手術,不僅完整切除罹癌腸段且完整保留肛門,術後恢復良好,持續於門診追蹤中。
周醫師說,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有30至40%發生在直腸,患者擔心癌症手術後,要面對未來排便功能及肛門可能不保問題。隨著微創手術的發展而出現轉機,腹腔鏡微創手術以器械取代醫師的眼和手,從小傷口深入腹腔施行精細手術,此項微創手術已成為直腸癌手術治療的新選擇。
周醫師表示,腹腔鏡進行直腸癌手術,能讓病人較快恢復體能活動及工作,且不影響腫瘤控制。然中低位直腸癌受限於骨盆腔及器械,以腹腔鏡做到直腸繫膜全切手術有難度,尤其是男性、肥胖、骨盆腔窄小或腫瘤太大的病人。奇美醫學中心於2016年12月引進最新的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手術,與腹腔鏡微創手術結合,除腹部傷口外,也從肛門處裝設另一組腹腔鏡,藉由腹部端及肛門端進行手術,達到腫瘤腸段切除目的,至2022年5月底,已成功完成40例。
更多新聞推薦
● 「長新冠」後遺症 中藥與穴道按壓按穴道助改善
最新健康新聞
-
-
6旬運匠腦中風「肢體痙攣」 靠藥物甩開拐杖自行走路
(8 小時前) -
謎團揭曉!黑死病起源找到了 新研究發現來自「這裡」
(9 小時前) -
疾管署針對44國提升猴痘疫情旅遊2級警示 歐洲占22國
(9 小時前) -
110年國內超額死亡為「負值」 全球僅有我國與紐西蘭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