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0° / 28° )
氣象
2024-06-05 | 台灣好新聞

解胃酸逆流之苦 內視鏡抗逆流手術可精準揪出病因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解胃酸逆流之苦 內視鏡抗逆流手術可精準揪出病因

根據2020年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資料統計,平均每3人中就有1位罹患胃食道逆流,顯見胃酸逆流是國人心口的痛。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表示,緊張的生活步調和高壓的工作環境是造成國人罹患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之一。為解胃酸逆流之苦,可透過內視鏡抗逆流手術精準揪出病因。根據2022年發表的文獻顯示,約7成病人手術後症狀獲得明顯改善。


解胃酸逆流之苦 內視鏡抗逆流手術可精準揪出病因

楊畯棋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的臨床症狀多樣,包括清晨和半夜出現的胸口灼熱、心悸、喉嚨異物感、口臭、慢性咳嗽及咽喉發炎等。透過胃鏡檢查來確認胃食道逆流,只能在約三分之一的病人中發現明顯的黏膜受損。也就是說,胃鏡顯示正常,不一定沒有胃食道逆流,需要更精確的檢查才能確定。

楊畯棋醫師收治1名30歲鄭姓小姐,患有自體免疫疾病已7年,在奇美醫院風濕免疫科門診治療。2年前,出現咳嗽、打嗝、喉嚨異物感等非典型胃食道逆流的症狀,經胃鏡檢查僅顯示輕度胃食道逆流,但服用質子幫浦抑制劑後仍未有效改善。再安排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確診為硬皮症引起的食道無收縮症。透過衛教正確飲食及餐後輕度運動調整,減少不必要的藥物處置,逆流症狀與喉嚨異物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奇美醫院於2024年6月引進的檢查儀器,包括24小時食道胃酸值阻抗測定檢查、無線胃酸檢測膠囊及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楊畯棋醫師說,24小時食道胃酸值阻抗測定檢查,通過細小的導管置入食道,評估食道逆流的方向、酸鹼度、成分及持續時間。無線胃酸檢測膠囊則克服了傳統檢查的不適感與不便。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則將細小導管經鼻腔置入食道,配合喝水吞嚥做出高解析度的食道蠕動壓力圖形,進一步診斷病人是否患有食道蠕動異常疾病。

楊畯棋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的成因相當複雜,單一藥物往往無法達到理想的控制效果。難治型病人需要配合飲食衛教及生活型態調整減少發作的機會。奇美醫院引進的內視鏡抗逆流手術,針對胃食道的賁門進行黏膜緊實處置,可有效改善鬆弛問題。根據2022年發表的文獻顯示,約7成病人在接受內視鏡抗逆流手術後症狀能明顯改善。

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的門診諮詢,除在奇美醫院排定門診外,每星期二上午也在佳里奇美醫院開設門診。大北門區的民眾如有胃腸肝膽等疾病,可就近前往問診,減少來往奔波之苦。

更多新聞推薦

中國發布懲治台獨意見22條 陸委會:捍衛台人自由與權利,不接受中共威脅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