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攻中風復健 豐原醫院機器人輔助行走訓練進步快
記者王文吉/台中報導
機器人智能輔助行走示意圖。
衛福部豐原醫院復健科結合先進的機器人智能輔助行走訓練,為中風患者帶來新希望。76歲的呂女士便是受惠者之一,她在6月底因中風造成左側肢體癱瘓,日常生活全依賴家人照顧,在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加強復健加上10次的機器人智能輔助步行訓練後,已顯著進步,可行走近百公尺。
呂女士的孫子,一位即將升大三的學生,看到父親在工作與照顧間奔波,決定犧牲暑假時間協助奶奶復健。起初,他擔心奶奶可能需要入住安養機構。然而,在醫療團隊的評估下,認為呂女士具有復健潛力,因此加入了急性後期照護計畫加強復健。
豐原醫院復健科張憲伯醫師指出,急性後期照護計畫提供住院式的跨專業團隊整合照護,包括醫療、中醫、護理、物理、職能治療等多元服務。而為了再更快開始行走,病人選擇加上最新的機器人智能輔助行走訓練。這種先進設備能支撐病人軀幹和下肢,在智能偵測調節下,提供個人化適度的高重複、高強度步態訓練。
豐原醫院復健科廖雅璇物理治療師指出,相較於傳統復健方法,機器人智能輔助行走訓練具有多項優勢。它不僅有安全可靠的支撐系統,能在不引起張力的情況下及早訓練站立與行走,讓患者無需擔心跌倒風險。並能智能偵測,提供高強度、高精確度的訓練,此外,治療師會評估病人情況來設定客製化訓練計劃。系統還能即時回饋與追蹤進度,大大提高訓練效率。
經過10次機器人智能輔助行走訓練後,呂女士的行走能力顯著提升。從最初僅能在大量攙扶下行走10步,到現在可在輕度協助下連續行走近百公尺。這樣的進步不僅讓家人感到欣慰,更意味著呂女士可以在熟悉的家庭環境中繼續復健,無需入住安養機構,既減輕了經濟負擔,也提高了生活品質。
豐原醫院的這項智能機器人為中風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透過先進科技的輔助,患者能夠獲得更安全、更有效、更精準的步行訓練,邁向獨立生活的目標更進一步。
更多新聞推薦
● 反對藍白惡修財劃法 5綠縣市首長怒吼:政客巧取豪奪、輕視南部最新健康新聞
-
搶打潮越燒越大!單日打掉7.3萬劑 公費流感疫苗只剩9萬劑
(20 分鐘前) -
久咳不愈應該看中醫 中藥茶飲治咳有療效
(53 分鐘前) -
他全口多顆深度蛀牙治療仍無改善 「1新選擇」成功恢復牙功能
(53 分鐘前) -
「出國備流感藥」恐變死亡陷阱! 感染症醫學怒斥:誰教的敢負責嗎
(55 分鐘前) -
火鍋傷腎地雷大公開!醫授「5大飲食原則」優先選清湯、多吃白蘿蔔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