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總是手高舉過頭 醫:長期恐造成神經損傷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不少人喜歡手部舉高睡覺恐影響神經受損。(南投醫院提供)
許多人睡覺時常不自覺隨意變換姿勢,不過南投醫院提醒大家,睡覺時雙手往上擺舉過頭,結果早上醒來手臂整條麻到像不是自己的,要等好幾分鐘才慢慢恢復,治療師指出這並不是單純「睡姿不正」,而是手臂裡重要的神經通路被壓到了,待變換姿勢、按摩後大多可緩解,不過時間久了仍有造成神經損傷的可能性。
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王瓊敏物理治療師表示,手臂長時間維持在過高的姿勢容易讓肩膀與腋下間的空間變小,壓迫到一組叫做「臂神經叢」的神經。這些神經從脖子一路延伸到整隻手臂,負責傳遞動作和感覺訊號。當人手抬太高,神經像是被扯緊的電線,無法順利傳遞訊號,就會出現麻木、無力,甚至動不了的情況。
這種短暫性的麻感,偶爾發生問題不大,但如果一週出現幾次,或是每次麻到超過10分鐘,長期下來神經會像常被壓住的水管一樣,逐漸失去彈性與傳導能力,造成更深層的神經問題。
如果發現以下狀況常常出現,就可能是神經壓迫的後續影響:手麻不是只有剛醒來,白天也常出現;拿東西變得不穩、沒力;打字或滑手機會手痠、刺痛;感覺手指動作「變遲鈍」等等。
王瓊敏表示,上述這些都表示神經可能已經受到慢性刺激或輕微受損,不處理會越來越嚴重。但有些人睡著後真的控制不了姿勢,手會自然抬上去。對此王瓊敏建議可以透過「神經滑動運動」來幫助神經放鬆、恢復活動力,減少它在睡眠中被拉扯或卡住的風險。
王瓊敏提出三個簡單的練習,每天花幾分鐘就能幫助神經順暢滑動:
1.手臂側平舉、手掌朝上,手腕往後拉,頭往相反方向側彎:這個動作能讓前臂到手掌的神經放鬆,改善手麻。
2.手臂往外伸直、手背朝外,手腕往下壓,頭往同側傾斜:幫助手背與手臂外側的神經減壓,減少刺麻感。
3.輕鬆聳肩、肩胛骨往中間夾,配合頭部左右側彎:活動肩頸周圍的空間,讓神經更有「活動空間」。
這些動作不需要拉得很用力,只要「有一點緊緊的感覺、但不痛」就是適合的強度。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有助於預防與緩解神經壓迫的問題。
更多新聞推薦
● 823核三延役公投 張啟楷:此案非政黨對決,台灣無法承受能源政策空轉風險最新健康新聞
-
不健康餘命逾7.7年!《先知幹細胞》揭:再生醫學、細胞治療防病抗老重要關鍵
(29 分鐘前) -
調查:三明治族群有3大壓力來源!三明治族群自評體能,老化平均0.6歲
(34 分鐘前) -
屏基領先全台 與美國心臟學會簽署胸痛中心備忘錄推展全方位心肌梗塞照護 守護南台灣心跳聲
(1 小時前) -
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成「弱勢癌」新藥少又貴!病團嘆健保給付也受限
(1 小時前) -
7旬洗腎翁主動脈狹窄復發 植入「瓣中瓣」重獲心生機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