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 台灣好新聞

醫生說明。林重鎣
5旬婦反覆腹痛竟是膽囊炎 螢光攝影輔助手術解危機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醫生說明。林重鎣
53歲胡女士因持續性右上腹疼痛就醫,疼痛甚至輻射至背部,並伴隨頭暈、頭痛等症狀。經影像檢查發現膽囊發炎並合併膽結石,確診為急性膽囊炎。由於患者同時患有慢性疾病,且發炎情況嚴重,立即安排進行「螢光攝影輔助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順利完成,胡女士已康復出院,擺脫反覆腹痛的困擾。
長安醫院一般外科劉中祥醫師表示,傳統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雖為常見術式,但急性發炎時膽囊周圍組織常有水腫與沾黏,加上膽道構造變異多樣,手術中仍有約0.3%至1.09%的總膽管損傷風險,可能導致阻塞性黃疸、肝功能衰竭,甚至需進行換肝手術,因此術中正確辨識膽道結構,是手術安全的關鍵。
為提高手術精準度,醫療團隊採用螢光攝影技術,術前施打無毒、可代謝的靛氰綠(ICG)顯影劑,藉由專用設備可即時在手術畫面中清晰辨識膽管走向。劉醫師形容:「這項技術就像為外科醫師點亮一張手術地圖,即使在組織發炎或沾黏的複雜情況下,也能顯著降低誤傷風險。」
研究顯示,ICG螢光技術能將膽汁滲漏風險從2.02%降至0.43%,整體手術併發症發生率明顯下降。此外,還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並降低轉為開腹手術的機率,尤其在急性膽囊炎等高風險病例中效果尤為顯著。
劉中祥醫師提醒,膽囊炎的典型症狀包括右上腹痛(可能延伸至背部或右肩膀)、噁心嘔吐、腹脹食慾不振等。民眾若出現持續數小時的右上腹痛,特別是進食油膩食物後症狀加劇,應儘快就醫檢查。膽囊切除後人體可正常生活,僅需注意飲食清淡,即可避免復發,恢復健康生活。
更多新聞推薦
● 因應美對台課20%暫定「對等關稅」 財政部宣布依三大面向供6項支持措施最新健康新聞
-
-
嘉義市「i嘉科技運動會」 黃敏惠市長為活力組賽事加油點燃健康熱潮
(1 小時前) -
很多人都剪錯!指甲「這樣剪」恐害嵌肉、甲溝炎 有症狀快這樣做
(1 小時前) -
戴隱形眼鏡能直接點眼藥水嗎?「正確用法」曝 1成分天天用恐傷眼
(1 小時前) -
白內障影響長者視力 長期服用「這1種藥」也增風險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