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藥別自我加量或減藥,恐傷血管,釀主動脈剝離!
高血壓藥別自我加量或減藥,恐傷血管,釀主動脈剝離!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楊文義提醒,高血壓藥自行加量或減藥,會導致血壓不穩定,讓血管在忽高忽低的張力影響之下,造成嚴重傷害,甚至發生主動脈剝離。
一位48歲的劉先生,本身有高血壓病史,一日吃完晚餐後,突然發生劇烈胸痛,並從一開始的前胸痛延伸到後背痛,家人將他送至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認為急性主動脈剝離。所幸,在接受緊急手術治療後,劉先生順利恢復健康。經詢問其病史才發現,原來劉先生任意改變血壓藥的服用方式,才會釀此大禍。
高血壓藥別自我加量或減藥,恐傷血管
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楊文義表示,劉先生雖然平日有服用降血壓的藥物,但是服藥量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決定,如果量到血壓較高就會吃藥,甚至自己加量;若血壓量測是正常值,就自行停藥不吃。許多病人都認為有吃降血壓藥就能控制高血壓,但不正確的用藥方式卻會導致血壓不穩定,讓血管在忽高忽低的張力影響之下,造成嚴重傷害,甚至發生主動脈剝離的危險情況。
主動脈是全身最大的動脈,也是承受心臟壓力衝擊的最前線,當因血壓不穩定造成主動脈剝離時,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前胸和後背突然發生劇烈疼痛。若沒有緊急接受治療,則容易造成大出血或心包膜填塞而死亡,因此必須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才能降低死亡率。
過去主動脈剝離大多發生於老年人身上,但隨著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改變,主動脈剝離年輕化已漸成趨勢。楊文義醫師提醒民眾,想要預防發生主動脈剝離,除了健康飲食、養成運動習慣、遠離菸酒之外,每天測量血壓並保持血壓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已有服用高血壓藥物的病人,更要依照醫囑定時定量服藥,切不可自行加量或減藥,才能確保自身健康。
👉推薦閱讀:搶救心因性猝死!掌握3大成因:心肌梗塞、肺血栓塞、主動脈剝離救命關鍵
【延伸閱讀】
水煮蛋好營養,老人只能吃水煮蛋?趙函穎營養師揭:3大NG煮蛋法
白頭髮有智慧,拔了會變笨?葛正航中醫師:必按4大穴位養髮防白髮
嘴破一定都是火氣大惹的禍?陳禹樺營養師:4大營養素吃不夠,害口腔連連破洞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6/92697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最新健康新聞
-
-
一活動就喘可能是「心絞痛」作祟! 秋冬易好發應注意非典型症狀
(3 小時前) -
拇趾外翻痛到像火在燒!醫籲:未及時治療恐骨骼關節歪斜、自律神經失調
(3 小時前) -
臺灣C型肝炎治療成功率達98.4%!快速查看「臺灣C型肝炎根除地圖」
(3 小時前) -
手搖飲代替白開水?妙齡女竟藏3百多顆「小饅頭」腎結石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