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0° / 28° )
氣象
2024-05-22 | 華人健康網

肌少型肥胖症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劉伯恩揭:肌少型肥胖症恐併發7大疾病

高齡長者由於肌肉質量和功能逐漸下降,於是容易有肌少症,但是,你聽過「肌少型肥胖症」嗎?顧名思義,就是肌肉少、脂肪多。肥胖症專科醫師劉伯恩表示,老年人如果同時擁有肥胖以及肌肉量不足時,稱為「肌少型肥胖症」。對於年長者健康的影響,比單純肥胖症或是肌少症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以外,還包括代謝症候群、內分泌異常,甚至和失智症的發生也有相關。


肌少型肥胖症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劉伯恩揭:肌少型肥胖症恐併發7大疾病

肌少症是什麼?

肌少症是一種老化的現象。隨著年齡增加,各項生理器官功能都會逐漸降低,而肌肉的質量更是如此,當肌肉量與其強度、功能都呈現衰退,就是所謂的「肌少症」。

肌少症是高齡族群常見的一種病態症候群,其發生率依不同家,不同地區略有差異。歐美肌少症的盛行率約為5%~12%左右,而80歲以上則約為11%~40%,而台灣本土的研究顯示,65歲以上族群,其盛行率約為4%~7.5%(女性約為2.6%~6.6%,男性約為5,5%~8.3%)。肌少症的盛行率根據篩檢方式及族群而有不同,但隨著人口老化,預計將會持續升高。

肌少型肥胖症是什麼?

台灣肥胖症衛教防治學會常務理事、肥胖症專科醫師劉伯恩表示,所謂「肌少肥胖症」包含了「肌肉質量減少」與「肥胖」,一般人的肌肉量自青春期開始增加,30歲左右達到高峰,之後便逐年下降,50歲之後更是以每年1∼2%的速率在流失。肌肉量減少理應讓人看起來消瘦,但肥胖伴隨的脂肪囤積填充了原本的空間,導致看似中等身材,無論皮下脂肪或是內臟脂肪量高、體脂率超標的情況。

肌少型肥胖症可能併發的疾病

肌少症又加上肥胖症所產生生理上的病症,其所影響的器官層面非常的廣泛,除了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外,還包括代謝症候群、意外跌倒外傷、內分泌異常等,甚至和吞嚥困難、失智症的發生也相關。劉伯恩醫師特別將過去國內外文獻所研究出來一些和肌少型肥胖症的有關的研究結論臚列如下:


肌少型肥胖症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劉伯恩揭:肌少型肥胖症恐併發7大疾病

肌少症又加上肥胖症所產生生理上的病症,其所影響的器官層面非常的廣泛,除了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外,還包括代謝症候群、意外跌倒外傷、內分泌異常等,甚至和吞嚥困難、失智症的發生也相關。

肌少型肥胖症的病理機轉

1.退化及老化造成的神經肌肉病變,如運動神經元之減少、末梢神經髓鞘之受損及肌纖維數目減少。

2.荷爾蒙濃度及有效度的改變,如生長激素(GH)、IGF-1、雄性激素、雌激素及胰島素的減少、胰島素抗耐性的增加,都會影響到蛋白質的同化作用。而維生素D的減少,也與肌力的下降有關,

3.發炎物質如TNF- à、IL-6、IL-1、CRP的產生。

4.營養的不均衡,如蛋白質及熱量的缺乏等。

5.長期臥床或活動量不足。

肌少症和肥胖症的病理關聯性

有研究報告指出,少肌型肥胖者的ICU老年病患,會產生較差的病症復發率,也會增加住院的天數,其癒後的生活品質也會明顯的下降,治療的原則就是補充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及足夠的vitamin D. Omeng3 fatty acid.並要增加體適能運動量。(Sarcopenic obesity in the ICU.)

有研究報告顯示,肌肉中的脂肪是造成脂肪炎症反應的元凶之一,而且也是和少肌型肥胖症引發生理功能不良有關聯性。(poor functional outcomes) (Inter-muscular adiposes tissues is association with adipose tissue inflammation and poorer functional performance in central adiposity.)

在2019年一月份的curr.opin.Nutr.metab.care.雜誌研究報告顯示,在最近數年來,老人肥胖的比例有上升的驅勢,因此也有較多比率會產生所謂少肌型肥胖症,其特徵就是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間有一些布匹配的闗係,因此在臨床處置上,特別是手術治療時,其適應症就產生了一些困擾,因此在一些侵入性的肥胖手術進行前,一定要區分到底是少肌型肥胖或是原發型肥胖,如此確認後,才能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Sarcopenia and obesity).

在2018年有一份學術研究報告指出,少肌型肥胖症會導致生理機能的衰退並和死亡率有密切關係,這是一份針對992人的分析統計:體脂率超過平均值比率:男性是27.3%,女性是40.7%,但少肌型的肥胖比率,男性是0.3%.女性是0.1%。而這份報告顯示,肥胖比率雖高,但少肌型肥胖症比率卻不高,其主要原因就是測量時高估了骨骼肌的成分所造成。

在2016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少肌型肥胖症罹患癌症後,會呈現較差的預後,且在治療過程中會產生較高的手術併發症、藥物毒性反應,甚至較短的存活率。(Clinical Implication of Sarcopenic Obesity In Cancer. curr oncol. Rep. 2016.Oct.18)

根據2018年南韓衛生福利部搜集的一份資料其統計結果;發現患有少肌型肥胖症者,會有較高比率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而此研究也發現,較高熱量的攝取是造成肌少型肥胖症的一個主要因素,而生活習慣如唯他命D2的缺乏,吸菸等也是造成少肌型肥胖症的因素之一。 (Association between Scrcopenic Obesity and Chronic Disease in Korean Elderly.)

肌少型肥胖症的有效治療

1.減肥

●過度肥胖已經確認和低度慢性炎症狀態有關,尤其是骨骼肌中脂肪的堆積和肌力的受損有密切關係,體重的減輕是治療少肌型肥胖症的有效策略。或許有學者認為,老人不適合減肥,但兩者相比較下,體重的減輕,特別是脂肪量的適度減量,可以改善肌肉的減少量,也可以改善其生理脆弱的惡化。

●患者的飲食流量表中,發現澱粉的攝取量仍然是超過了健康的比率,其中有約60%的患者,其在一些本土基層醫療單位的研究結果,針對200多位超過65歲的肌少型肥胖症熱量的來源,澱粉比率超過了70%,而在飲食衛教後,減少澱粉量的攝取後,並相對的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就有50%左右的病患,其體重及體脂率就有明顯的下降,而另外對於老年性肥胖者用藥的問題,如病態性肥胖、三高型代謝症候群的患者,及不正常暴食症、過食症等患者,在醫師的監控下,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仍然是治療老年性肥胖的一種安全可行的辦法。

●而除了飲食熱量的調控是減肥的重要一環外,適當的體適能運動的介入,也是治療肌少型肥胖症的重要方法,由於年紀的增加生理性的活動量下降,導致有相當比例的肌肉會萎縮或減少,適量的運動已證明對肌肉萎縮性肥胖有多方面的改善作用,特別是在肌肉蛋白質合成的增加,增強粒線體功能,且可使肌肉生長抑制素減少,肌肉內IGF-1增加,而運動的處方包括了進行性阻力訓練(PRT),每周有30分鐘的低強度有氧運動,30分鐘的高強度PRT和15分鐘的平衡訓練。


肌少型肥胖症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劉伯恩揭:肌少型肥胖症恐併發7大疾病

適當的體適能運動的介入,也是治療肌少型肥胖症的重要方法。

2.營養的介入

●一般衰老和飲食中蛋白質攝取量的減少,及必須氨基酸攝入的蛋白質反應遲緩有關連性,因此對於高齡族群,有必要適當的增加必須氨基酸,以提升蛋白質的合成反應。特別在東方人的飲食模式中,因生活習慣的特殊性,本土的高齡老年人對於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會比西方人較多。而研究報告也證實高量的碳水化合物對老年人的肌肉蛋白質的合成是負面的影響,而研究報告也顯示,補充亮氨酸,可以刺激蛋白質的合成。因此也可以用來預防少肌症的產生。

3.藥物治療

由於有些病患的特殊依從性較差,因此藥物介入的治療模式,有越來越被重視的趨勢。

肌肉生長抑制素抑制劑

●肌肉生長抑制素是由骨骼肌和脂肪組織所產生,是屬於分泌生長因子TGF-β的成份之一,其作用是使肌肉質量產生負調節作用,在一些動物研究中已證實,肌肉生長抑制素抑制劑可以改善肌少型肥胖症,但在人體實驗中,仍需要長期及較大數據來證明肌肉生長抑制素抑制劑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生長激素還有促進脂肪代謝、降低體脂肪,促進蛋白質代謝、抗皺,以及維持免疫功能等作用。

●總之,活動肌肉以促進生長激素分泌,也有助於美容養顏。

●身體是從下半身肌肉開始退化。肌肉減少,便容易覺得疲倦,進而陷入「因疲倦而減少活動→熱量消耗降低→易胖」的惡性循環。為了使身體活力充沛,最該鍛練的就是下半身肌肉。

●只要活動大肌肉,就能消耗熱量。換句話說,增加下半身肌肉量,就能提高代謝、有效燃燒脂肪,使人擁有易瘦體質。


肌少型肥胖症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劉伯恩揭:肌少型肥胖症恐併發7大疾病

劉伯恩醫師表示,一般衰老和飲食中蛋白質攝取量的減少,及必須氨基酸攝入的蛋白質反應遲緩有關連性,因此對於高齡族群,有必要適當的增加必須氨基酸,以提升蛋白質的合成反應。(圖片提供/劉伯恩醫師)



【延伸閱讀】



頭暈是真地震?假地震?吳宛容中醫師:5招舒緩「地震後頭暈症候群」



隱性飢餓是什麼?揪3大症狀!簡鈺樺營養師:3方法降低隱性飢餓



天熱火氣大,頭痛、血壓高,喝菊花茶能緩解?吳明珠中醫師:3類人適合喝菊花茶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101/941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