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4-06-22 | 華人健康網

更年期更易掉髮、長白髮?吳宛容中醫師:掉髮4大類型,針灸、養髮雞湯改善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隨著女性荷爾蒙分泌量減少,不僅造成皮膚乾燥,也會影響蛋白質的組成,因而影響毛髮正常生長,於是容易出現掉髮、長白髮。吳宛容中醫師表示,中醫將更年期掉髮分為4種類型,各有對應處方。針對女性掉髮、白髮的困擾,透過針灸與適當的養髮雞湯藥膳,有助緩解。


更年期更易掉髮、長白髮?吳宛容中醫師:掉髮4大類型,針灸、養髮雞湯改善

1名50歲李小姐近半年除了月經好多個月才來一次,頭髮及頭皮也容易感到乾澀,掉髮的情況也日漸嚴重。李小姐到中醫就診,收治患者的是吳宛容中醫師,經過中藥及針灸治療後,頭皮乾癢及掉髮情況皆有改善。

更年期容易掉髮、長白髮的原因

吳宛容中醫師表示,只要了解更年期掉髮原因,並加以改善,頭髮還是有救。為什麼更年期容易掉髮?更年期大約在於女性停經前後5年的範疇,會出現卵巢機能低下、女性荷爾蒙分泌量減少的情況;而毛髮是由一種叫做角蛋白的蛋白質組成,女性荷爾蒙中的雌激素會促進角蛋白形成,毛髮的生長運作才會正常。

隨著女性荷爾蒙分泌量下降,再加上更年期好發的自律性神經失調,導致血液無法順暢的流通至頭皮,於是就容易造成頭髮乾澀、掉髮的危機。

更年期頭髮易出現的狀況

以下是更年期頭髮容易出現的一些狀況:

1.頭髮稀疏、髮質變差

因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頭髮生長週期失調,於是導致掉髮的現象,還有營養攝取不足,頭髮也容易變細變短。

2.頭皮乾燥或油膩

更年期導致頭皮脂肪分泌量下降,頭皮容易乾澀,會造成發炎或是頭皮屑的問題。但也可能會發生頭皮脂肪分泌過量的情況,會導致分泌過多的脂肪附著在頭髮上,頭髮自然會感到油膩。

3.頭髮容易變白

更年期身體機能失調、壓力過大、年紀漸增,都會使頭髮色素細胞機能低下,導致白頭髮的出現。


更年期更易掉髮、長白髮?吳宛容中醫師:掉髮4大類型,針灸、養髮雞湯改善

隨著女性荷爾蒙分泌量下降,再加上更年期好發的自律性神經失調,導致血液無法順暢的流通至頭皮,於是就容易造成頭髮乾澀、掉髮的危機。

中醫:更年期掉髮分為4大類型

1.氣血虛弱

有些女性體質屬於氣血虛弱,尤其經期或產後,或者是體質改變而導致氣血虛弱,如進入更年期,就開始出現掉髮的情形,頭髮偏細偏軟且均勻掉髮。

2.腎虛

頭髮的表現與氣血、腎氣相關,如果氣血不足,腎氣又衰退的話,也可能掉髮,頭頂與兩額角易脫髮,老年性掉髮就屬於這一種。針對肝腎氣血虧虛的病患而言,臨床會依脈象,以七寶美髯丹、加味逍遙散、丹參、甘草、黃耆、苦參、何首烏、當歸與川芎等藥材調養。

3.血熱血瘀

屬於「血熱血瘀型」,容易出現雄性禿,掉髮的範圍為頭頂中央或前側,為中心性掉髮,也就是以一個中心點為主,周邊的毛囊慢慢萎縮而導致。之所以稱作雄性禿,是因毛囊會受到雄性激素的刺激,導致油脂分泌過多、毛細孔阻塞,毛髮就會變細,甚至到最後毛囊就不見了。這類型屬於「血熱血瘀型」,透過中藥清血熱血瘀,也大有改善。

4.上火及燥熱

根據臨床觀察,容易上火及燥熱的體質,容易出現圓形禿,圓形禿又稱作鬼剃頭,掉髮的區塊像是一個錢幣大小的局部性掉髮。圓形禿的人其餘部分的髮量都正常,但中間藏了一個錢幣大小明顯的掉髮區塊。大多造成圓禿的原因是壓力過大,中醫會處方疏肝理氣藥物及針灸治療。

中醫除了依掉髮原因辨證論治之外,更年期屬於「肝腎虛弱型」的掉髮、白髮,以下也推薦飲用一道「何首烏養髮雞湯」:


更年期更易掉髮、長白髮?吳宛容中醫師:掉髮4大類型,針灸、養髮雞湯改善

何首烏養髮雞湯對於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有良好調理效果。

《何首烏養髮雞湯》

材料:何首烏3錢,淮山3錢,枸杞3錢,大棗5-6顆

做法:

1.將雞肉汆燙去血水後,與清水浸泡過20分鐘的淮山、枸杞、何首烏同置於鍋中。

2.加薑片、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慢燉1-2小時左右,出鍋前加鹽調味。

功用:對於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有良好調理效果。

最後吳宛容中醫師提醒,充足的睡眠對頭髮生長非常重要!足夠的睡眠能夠分泌褪黑激素,促進頭髮生長並降低毛囊細胞的氧化。還有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也很重要,運動時會分泌腦內啡,能夠有效減輕緊張及焦慮的情緒,以及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是擺脫落髮不可或缺的一環。



【延伸閱讀】



乾癬性關節炎害關節紅熱腫痛!莊可鈞中醫師:按3大穴位、喝清熱解毒茶飲舒緩



壓力導致慢性疼痛,恐造成失能!陳韋達醫師:SEEDS終結慢性疼痛



更年期不只熱潮紅出汗,皮膚搔癢更難耐?周宗翰中醫師:4招遠離更年期不適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11/943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