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7° / 17° )
氣象
2025-02-02 | 華人健康網

憂鬱症可能伴隨假性失智症狀!老年憂鬱症應尋求協助、陪伴就醫

台灣已經是超高齡社會,老年疾病值得關切,尤其是老年憂鬱症的症狀通常不如典型憂鬱症那般明顯,更常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或身體不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佩頴表示,許多高齡患者並未主動表達憂鬱情緒,而是因睡眠問題、主觀記憶力減退或身體不適等症狀前往就醫。


憂鬱症可能伴隨假性失智症狀!老年憂鬱症應尋求協助、陪伴就醫

在高齡族群中,憂鬱症的患病率可能高達7%至20%。目前台灣只有最高約3.8%的患者接受治療,顯示臨床診斷與治療方面存在不足。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憂鬱症可能伴隨假性失智的症狀,這種情況需與真正的失智症進行鑑別診斷,有機會認知功能得到恢復。由於高齡患者經常伴隨多重慢性疾病與複雜的藥物治療,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需要更全面的評估與照護。

李佩頴醫師表示,除了對於老年憂鬱症保持警覺外,網路相關資源豐富,像是老年憂鬱量表、心情溫度計等,高齡者可以自行檢測或家人可以幫長輩檢測。有需要就尋求協助、陪伴就醫。當得到適當整合照護後,生活品質得到提升,有餘力享受退休生活。


憂鬱症可能伴隨假性失智症狀!老年憂鬱症應尋求協助、陪伴就醫

除了對於老年憂鬱症保持警覺外,網路相關資源豐富,像是老年憂鬱量表、心情溫度計等,高齡者可以自行檢測或家人可以幫長輩檢測。有需要就尋求協助、陪伴就醫。

66歲的張奶奶好像常常在晚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雖然高血壓有在規則吃藥控制,但一直抱怨全身不舒服,脖子緊、頭痛、胸悶、手腳沒力氣。覺得自己甚麼都不會,拿手的廚藝也不開伙了,朋友邀約更是能推則推,漸漸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帶張奶奶去看病、復健,還是改善有限。對於家裡事務,奶奶也會沒來由地煩惱,擔心兒女不結婚、退休金不夠等,就算家人一再保證生活無虞,奶奶還是愁眉苦臉,甚至突然發怒。

張奶奶的兒子因為同事媽媽有類似狀況分享,警覺到媽媽可能是「老年憂鬱症」,陪伴前往精神科就醫,經過三個月的療程,張奶奶漸漸找回原本的丰采,朋友及家人都再次見到張奶奶爽朗笑容。



【延伸閱讀】



肥胖、壓力山大害男性不孕症!朱信誠醫師:4招養好精蟲活力,好孕跟著來



長期失眠障礙,恐引發失智症!吳宛容中醫師:針灸3大穴位、喝健腦茶助眠



長期胃食道逆流恐增食道癌風險!簡鈺樺營養師:預防胃食道逆流7要訣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53/957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