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6千名寶寶就有1人罹結節硬化症!類似青春痘、皮粗如鯊魚、冒白斑,應就醫檢查
結節硬化症是一種會影響多種器官的罕見疾病,主要因為病友體內類似控制細胞生長的煞車基因TSC 1 及TSC 2出了問題,導致神經組織細胞與髓鞘形成不良,於身體多處出現「結節」般的小腫瘤。文獻資料顯示,約每6千名活產寶寶就可能有1人罹患此症,推估台灣病友超過3萬人,但健保資料庫登記個案僅792人,可能與疾病表現非常多樣化、容易延誤診斷有關。
王杏安醫師收養罕病兒
因為愛,所以跨越血緣與疾病界限!6歲男童「柴柴」罹患結節硬化症與多重障礙疾病,因父母照顧不當,多次住院,單身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王杏安醫師,治療過程中被柴柴的天真笑容所融化,萌發母愛,堅信「這世界上沒有人比我更適合當他的媽媽」,決心收養,歷經3年繁瑣程序,終於在去年成為合法母子,故事感動人心。
用愛解開結節硬化症
台灣結節硬化症協會魯賢龍常務理事表示,王杏安醫師與柴柴的故事,讓許多人注意到了結節硬化症。協會感謝大家的關心,深感「愛,就是在別人的需求裡,看見自己的責任」,希望更多人瞭解與關懷結節硬化症,鼓勵結節硬化症孩童與家長加入協會大家庭,相互扶持與鼓勵,成為彼此的力量。
王杏安醫師表示,領養柴柴其實是一個緣分。他單純可愛的臉蛋、大而黝黑的雙眼,以及天真的一抹微笑,在加護病房住院期間陪伴著醫護團隊工作的每一天,也在自己準備新生兒專科醫師考試的日子裡參與許多,讓我的兒科生活更顯多采多姿。幾個月照顧下來,內心不捨這樣的孩子一旦到了機構或寄養家庭,若沒有妥善的照顧,未來的他還會如此可愛嗎?所以產生了領養的念頭,希望柴柴可以在妥善的專業醫療和家庭照顧下,永遠保持笑容,一天比一天進步。
角色從醫生轉變為家長,王杏安醫師多了更多同理心,對門診中家長的心情多了一份感同身受。她說,決定收養柴柴後,才真正瞭解照顧一個罕病孩子需要費多大的心思,除了每天最基本的餵藥、安排早療課程與陪伴復健,還有面臨孩子疾病惡化的心疼,小小的身體卻要面對諸多的折磨,「身體健康」簡單的四個字,對他該是多麼大的願望!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王杏安醫師,治療過程中被柴柴的天真笑容所融化,萌發母愛,堅信「這世界上沒有人比我更適合當他的媽媽」,決心收養,歷經3年繁瑣程序,終於在去年成為合法母子,故事感動人心。(圖片提供/台灣結節硬化症協會)
結節硬化症病徵常被誤認為青春痘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蔡政道主任表示,結節硬化症主要因為病友體內類似控制細胞生長的煞車基因TSC 1 及TSC 2出了問題,導致神經組織細胞與髓鞘形成不良,於身體多處出現「結節」般的小腫瘤。
結節硬化症病徵多,在胎兒、嬰兒、兒童、青春期與成年等不同成長階段,都可能持續出現新病灶。部分病童於胎兒階段,心臟或腦部已長出腫瘤;兒童時期開始出現異常白斑、容易被誤以為青春痘的皮膚血管纖維瘤、鯊魚厚皮般的粗糙皮膚、腎血管肌脂肪瘤。
雖然這些結節多為良性腫瘤,但發生在腦部可能造成癲癇、影響智力與身體成長;發生在腎臟可能腎功能低下、出血,嚴重甚至需洗腎;若病灶發生在肺臟,可能導致咳血、氣胸。而且,以往醫師經驗不足,很可能將結節誤判為腫瘤,讓病人做不必要的檢查、動不必要的手術。
蔡政道醫師指出,結節硬化症病童到了青春期,臉部皮膚顏色偏紅,且長出白色斑點,所以被暱稱為「小瓢蟲」。而除了外觀的變化,病童最怕頑固性癲癇,如果未能及時治療,可能造成智能受損、學習障礙,影響一輩子。
對抗結節硬化症不孤單
由於結節硬化症的症狀複雜性,小兒科、皮膚科、家醫科、胸腔科、腎臟科、泌尿科、心臟科與復健科等都可能遇到結節硬化症病友,所以特別需要跨團隊照護。目前國內北中南等區均設有整合性門診,民眾一旦發現有皮膚白斑合併有癲癇等症狀,應及早就醫。
台灣結節硬化症協會魯賢龍常務理事表示,結節硬化症病童因為臉上的血管纖維瘤、身上的白斑與不定時發作的癲癇,求學路與人際交往比一般人面對更多障礙,因此於2001成立協會迄今,不僅提供病友家屬們醫療資源的協助,也提供心靈支持,大家可以互相加油打氣、經驗分享,成為抗病路程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延伸閱讀】
年後體重狂飆!如何避免溜溜球效應?簡鈺樺營養師:負能量平衡輕鬆享瘦,小心4大地雷
大S流感併發肺炎逝,慢性病史陷風險!吳文誠中醫師:3類人早打疫苗,喝茶飲調養
流感和感冒怎麼分?得過流感還會再得一次嗎?流感預防、舒緩方式一次看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58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積極推動新南向醫衛發展 桃園醫院深化台柬醫療交流
(35 分鐘前) -
護膚黑科技!以色列光電大廠科醫人Geneo X氧氣嫩膚正式登台
(58 分鐘前) -
元宵節吃湯圓當心血糖飆升! 掌握5大控糖要訣遠離糖尿病風險
(1 小時前) -
急診爆滿「病患躺地插管」 全台近2月逾7百護理師離職…工會揭殘酷現狀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