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12 | 華人健康網

長照3.0明年上路,推10分鐘照護圈!職能治療師聯手日照團隊,找回長輩生活力

為了讓長輩能安心在熟悉的社區生活,行政院推出長照3.0計畫,預計明年上路,並推出「10分鐘照護圈」,讓民眾在車程10分鐘內獲得有效服務,以及「共生社區」的理念,希望照顧服務能夠真正落實在地。作為社區照顧的重要據點,「日間照顧中心」(簡稱日照)扮演關鍵角色。然而,目前多數日照中心的服務仍以基本身體照顧與高重複性活動為主,與長輩的原本生活經驗脫節。


長照3.0明年上路,推10分鐘照護圈!職能治療師聯手日照團隊,找回長輩生活力

(圖片提供/職能治療學會)

在這樣的背景下,職能治療師的角色格外關鍵。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張玲慧副教授表示,職能治療師在日照的任務,除了設計與帶領符合長輩能力的活動,更重要的是與輔導照顧團隊一起思考:「什麼樣的日照日常,能讓長輩從被動受照顧者轉成主動參與者、並與生活建立連結?」

透過規律、有結構的討論、工作坊與實地陪伴,職能治療師引導團隊從長輩的生活經驗與社區資源出發,重新設計日照的日常。活動不只是重複的運動或手作,強化貼近生命經驗、激發參與感的生活場景。「職能治療師的角色,是協助日照團隊把長輩的『生活』放回照顧中。」張副教授強調。

屏東縣鹽埔鄉的「鹽北日照中心」就是一個具體例子。在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團隊與屏東縣政府輔導下,鹽北日照發展出以「互助相伴趣生活」為特色的無圍籬照顧模式,其中「一日廟公」的活動即為具體成果之一。

活動的起點來自一個簡單的提問:「長輩以前的生活重心是什麼?」經過討論,團隊發現附近的土地公廟,是許多長輩從小熟悉、感情深厚的信仰空間,但進入日照後卻與之逐漸疏離。於是團隊設計出「一日廟公」活動,每週由長輩輪流擔任廟公,依照能力分工,有的掃地、擦神像,有的擺供品、打鼓祝壽、主動募款換新花盆,就連平常坐輪椅的長輩,也在朋友陪伴下參與其中,重新投入熟悉又有意義的場域。

這樣的設計,不只讓長輩找回參與感,也促進了日照與社區的連結。土地公廟的「正牌廟公」成為活動志工,鄰近幼兒園的孩子也加入長輩日常,一起拜拜、聊天、散步、傳承與生活的傳承在社區中自然流動,編織出一張互助共融的「十分鐘照護圈」。

張玲慧副教授指出,這正是「復能」的精神——從長輩的能力與生活經驗出發,創造參與的機會,並與社區建立連結。職能治療師不只是設計活動,更是照顧模式的引導者,陪伴團隊一起打造有意義的生活型態。

前後測的結果也顯示,這樣以生活型態為核心的日照照顧模式,不僅讓長輩更願意參與活動,也能有效延緩失能的發生與惡化,讓照顧真正發揮支持與預防的功能。


長照3.0明年上路,推10分鐘照護圈!職能治療師聯手日照團隊,找回長輩生活力

阿發阿公擔任「一日廟公」,細心地擦拭門版上的神像。(圖片提供/職能治療學會)

這樣的實務經驗也與國際趨勢相符。台大職能治療學系毛慧芬教授分享,日本已將日照中心分為「一般型」與「復能型」,後者聘有職能治療師,強調功能恢復。台灣也朝此方向努力,越來越多的日照導入專業復能照護,期待未來每個社區都能打造屬於自己的「十分鐘照護圈」,讓照顧不只是照顧,而是與生活緊密結合的支持。

期待長照3.0的新時代,不止於擴大服務,更是追求貼近人心的照顧品質。透過職能治療師的專業,日照可以成為長輩延續日常、活得尊嚴與笑容的地方。



【延伸閱讀】



花季花粉來襲,釀流鼻水、眼睛紅腫!宋奉宜醫師揭:4大重點降低過敏風險



多巴胺不只讓人快樂、助眠,還能減重!吳悦慈營養師:6大類多巴胺食物助減重



腸胃不好、高血糖的人吃對水果嗎?高敏敏營養師:6大族群聰明吃對水果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2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