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攝護腺癌復發、轉移新利器:精準PSMA正子攝影助攻診斷與治療
隨著臺灣高齡化社會加速來臨,攝護腺癌正悄然成為男性健康的重要威脅。依據國健署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攝護腺癌在男性癌症中發生率高居第三名,尤其在年齡超過50歲的男性族群中發生率持續上升,值得國人注意。
侷限性攝護腺癌或是俗稱早期攝護腺癌,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等,患者治療後一般會以血液中攝護腺特異抗原PSA來追蹤療效。然而,臨床上常遇到的難題是當PSA指數異常升高時,傳統影像檢查卻往往無法精確找出病灶的位置,導致醫師難以進行下一步的治療。
臺北榮總近年引進最新的攝護腺細胞膜抗原(PSMA)正子攝影(PET),透過PSMA導向的同位素製劑,能夠在體內尋找並標記攝護腺癌細胞,搭配高解析度的核磁共振(MRI)提供精準的定位影像,協助醫師發現潛藏的病灶。
62歲江先生,十年前因攝護腺癌於外院接受機器手臂輔助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術後PSA一度下降,但隨後數值逐漸上升,即使加上荷爾蒙去勢治療仍無法穩定控制病情,至臺北榮總就醫尋求協助。在接受PSMA正子攝影之後,發現骨盆腔內隱藏局部復發的病灶(圖一)。
經泌尿腫瘤團隊評估後,江先生接受放射治療針對復發的病灶進行攻擊,PSA指數顯著下降至接近零(0.008 ng/mL),並在後續一年半的追蹤中未見復發,目前已成功脫離荷爾蒙去勢治療(圖二)。
臺北榮總泌尿部黃逸修主任表示,過去由於傳統影像技術的限制,患者在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後若是懷疑復發時,經過檢查後不一定能確認復發之部位,往往會造成治療上的困境,但是PSMA正子攝影有機會能夠讓醫師找出潛藏的復發攝護腺癌病灶,先發制人,進行高精準度的治療。
病友江先生(左4)與臺北榮總醫療團隊合影。(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不僅如此,PSMA正子攝影的應用範圍不限於局部復發的攝護腺癌患者,對於轉移性攝護腺癌的病患也有極大助益。醫師可透過 PSMA正子攝影精準鎖定轉移的部位,進一步決定是否進行局部放射治療,或採用最新的177Lu-PSMA標靶核種治療,將放射性同位素直接導入轉移之病灶,進行更有效的全身性治療。
PSMA正子攝影精準診斷復發之腫瘤病灶(紅色箭頭處)。(圖片提供/臺北榮總醫院)
臺北榮總泌尿腫瘤團隊自2021年引進PSMA正子攝影,結合泌尿部、影像診斷部、核醫科、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跨部科整合的團隊力量,為患者帶來了更先進精準的診斷及治療工具,搭配全方位的治療選項打擊攝護腺癌,不只治療成效大幅提升,也讓病人在治療與追蹤過程中更加安心。
【延伸閱讀】
花季花粉來襲,釀流鼻水、眼睛紅腫!宋奉宜醫師揭:4大重點降低過敏風險
狂掉髮、易疲倦,甲狀腺機能亢進找上門!周宗翰中醫師:保養4要訣、2茶飲遠離甲亢
攝護腺癌躍升為十大癌症死因第6名!微創手術成功拆彈、恢復快速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9/962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大突破!台北榮總靠「抽幾cc血」診斷失智症 準確率達93%
(33 分鐘前) -
腰椎滑脫壓迫神經害腰腿痠痛!微創腰椎痠痛控制斷開疼痛記憶,加速術後恢復
(38 分鐘前) -
聖馬爾定醫院以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 精準切除鼻竇腫瘤
(55 分鐘前) -
30歲後當心肌肉流失,養肌不能只靠蛋白質?營養師:增肌補蛋白質,注意熱量陷阱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