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人深受偏頭痛之苦!醫籲:急性止痛不等於治本,預防性治療才是關鍵
女性總在經期前後無精打采,甚至以為忍一忍就好,其實,這可能不是普通的疲勞或情緒,而是長期被忽略的「偏頭痛」。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楊鈞百醫師呼籲,有女性甚至每個月頭痛天數高達20至25天,不能一痛就吞止痛藥,預防性治療才能降低頭痛發生的頻率。
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呂冠嫻表示,根據台灣頭痛學會統計,偏頭痛的盛行率為9.1%,國內約有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其中以女性為大宗,女性的盛行率高達14.4%,是男性的3倍,其中育齡婦女(30-49歲)更是平均每4人就有1人飽受其苦,多半與女性荷爾蒙變動、經期週期密切相關。
荷爾蒙波動惹禍,偏頭痛與經期有關
偏頭痛常在生理期發作,小心是「女性荷爾蒙」在作祟!呂冠嫻醫師指出,偏頭痛的發生和壓力大、失眠、抽菸、飲食有關,然而女性患者較男性多的原因是大腦神經敏感度會受到女性荷爾蒙的波動影響,在月經前後誘發偏頭痛的發作;到更年期後,發生偏頭痛的次數則會下降。
偏頭痛是一種「疾病」,大多數的偏頭痛是單側搏動性,少部分會出現雙側頭痛。若頭痛達到中重度疼痛且已影響工作或生活、伴隨噁心或嘔吐症狀、感到畏光及怕吵,以上三個症狀中符合兩個,就很有可能是偏頭痛,建議就醫進一步確認。若頭痛持續3個月、每個月發作15天以上,其中8天以上符合偏頭痛的診斷準則,並且在未經服用止痛藥下,頭痛時間大於4小時,則可能為慢性偏頭痛;據統計,有高達2%的人有慢性偏頭痛,嚴重失能且影響生活,但多數病人並未求醫。
1名35歲護理師長期處在高壓環境中,大學開始便受偏頭痛困擾,進入臨床工作後因輪三班作息不規律,加上需照顧二名孩子,頭痛頻率驟增至每月25天,也常因此請假、甚至無法參加小孩學校活動,嚴重影響到社交、生活及職場上的表現。另一名40多歲家庭主婦,長期仰賴止痛藥來應付偏頭痛,直到頭痛頻率高達每月20天以上才就醫。她們在經過預防性治療之後,頭痛天數才得以減半,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急性止痛≠治本,預防性治療才是關鍵
偏頭痛治療可分為「急性止痛治療」(治標)及「預防性治療」(治本)。偏頭痛發生時,多數人會先服用止痛藥緩解疼痛,但止痛藥只能做為急性治療,無法減少頭痛發作的頻率。楊鈞百理事長分享,每周使用止痛藥嚴格限制在2天以下,就不會產生依賴性,如果一個月服用止痛藥超過10天,反而會引起「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導致頭痛惡性循環。
「預防性治療才是關鍵」呂冠嫻醫師提醒,當每個月發作頻率超過四天(頭痛一週超過一次),或頭痛明顯影響生活及日常活動、急性治療藥物療效不佳時,就建議使用預防性藥物減少頭痛發作。傳統口服預防性藥物包括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抗癲癇藥及抗憂鬱劑等,近年更有許多新型預防性治療問世,包括:針劑如肉毒桿菌素、 CGRP 單株抗體,以及口服CGRP新藥。相較傳統藥物療效更佳、副作用更少,幫助患者減少頭痛發作,改善生活品質。
填寫頭痛日記幫助醫師診斷,健保給付針劑療法更有依據
慢性偏頭痛的定義為每月至少15天頭痛,其中8天以上符合偏頭痛特徵,且持續超過3個月。申請健保針劑型治療時,「頭痛日記」是關鍵佐證資料,記錄每次發作的時間、頻率、症狀與用藥情況,有助醫師評估與治療。
慢性偏頭痛的定義為每月至少15天頭痛,其中8天以上符合偏頭痛特徵,且持續超過3個月。
目前,針對慢性偏頭痛的健保給付治療包括CGRP單株抗體與肉毒桿菌素。CGRP療法每月注射一次,副作用少,效果穩定;肉毒桿菌素則每三個月注射一次,針對額頭、頭皮與肩頸等31個特定部位,臨床統計約七成患者可將發作頻率減半以上。
肉毒桿菌素在施打後約可維持三個月療效,不需要頻繁回診,對於日常繁忙的族群較為方便。若是有懷孕風險的女性,可以考慮選擇口服CGRP新藥,不須打針,服用方便、彈性,為不同階段的女性患者提供更有效率、多樣化的選擇。
偏頭痛的預防性治療要吃一輩子嗎?呂冠嫻醫師建議:「預防性治療應持續3至6個月,病情嚴重或共病複雜的偏頭痛病人甚至需持續12個月或更久;若頭痛頻率顯著下降,且不再影響生活,只剩低頻率的發作 (例如一週不到一次),只要不干擾生活,就可以逐步減藥或停藥。」
正確診斷與預防性治療,讓媽媽不再為頭痛默默撐下去
偏頭痛讓許多女性長年忍痛過日,卻常被誤解為情緒或小毛病。楊鈞百理事長呼籲,若發現母親、妻子或姊妹總是在特定時期頭痛難耐,請別忽視她們的症狀。「問她一句:最近還會頭痛嗎?」正確診斷與預防性治療,可能就是改變她人生的開始。
【延伸閱讀】
頭暈眼花、疲乏無力,竟是低血壓惹的禍!吳明珠中醫師:4訣竅改善低血壓症狀
喉嚨乾癢又卡痰,小心慢性咽喉炎找上門!胡皓淳醫師:6招預防慢性咽喉炎
月經來就偏頭痛?恐是「這個」作祟!李昱興藥師:5大營養素緩解疼痛不適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3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注意!喝酒臉紅不是小事 可能是癌症的警訊
(9 小時前) -
誤吞魚刺急喝醋吞飯!29歲男隔天「吐血身亡」 醫揭正確應對方式
(9 小時前) -
血糖飆升「晚餐1習慣害的」 專家教2招:控糖又睡得好
(10 小時前) -
嘉榮司徒主任推出酒癮綜合療法 助患者重獲健康人生
(11 小時前) -
別怕荷爾蒙,妳抗衰防病的關鍵》不是健忘是警訊,三分之二失智患者是女性,吳佳鴻醫師揭關鍵轉折期!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