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治不好?恐是食道弛緩不能症!「食道蠕動壓力檢查」精準揪出病因
「食道弛緩不能症」是一種少見(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但症狀嚴重的疾病,如導致吞嚥困難,但在疾病的初期,病患可能被診斷為食道逆流,並服用藥物數年。目前,「高解析度食道蠕動壓力檢查(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是最精準的食道功能測試方式之一。
59歲陳先生,平日生活習慣良好,多年來深受胃食道逆流所苦,雖多次接受胃鏡檢查結果皆顯正常,但近一年卻開始吞嚥困難,甚至體重驟減。他輾轉至各地醫學中心就診,做了各式檢查,嘗試多種藥物,症狀依然未改善。直到台東馬偕胃腸肝膽科鄭群翰醫師為他做了「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才發現問題出在食道蠕動功能異常,診斷為「食道弛緩不能症」,等於食物進不去胃裡。
透過內視鏡手術治療後,終於緩解困擾多年的症狀,生活品質大幅提升。鄭群翰醫師表示,許多人長期受到胃食道逆流、吞嚥困難、噁心或嘔吐困擾,儘管飲食清淡、作息規律,也按時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症狀仍難以改善。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思考:會不會不是單純的胃食道逆流,而是「食道功能」出了問題?
胃腸肝膽科鄭群翰醫師表示,在臨床上,常見不少患者在胃鏡檢查中未發現異常,但仍反覆出現吞嚥不順或胃酸逆流,這時醫師會考慮是否為「功能性」問題,也就是食道肌肉收縮或放鬆不協調所導致的障礙。食道是一條中空管道,由上下兩個括約肌與中間平滑肌組成,吞嚥時必須協調進行「蠕動」,才能順利將食物送入胃中。一旦肌肉力量不足、收縮異常或放鬆失衡,就可能出現阻塞、反酸或食物停滯等症狀。
這類功能異常不容易靠傳統胃鏡診斷,必須透過「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進行進一步評估,才能對症治療。這項檢查全名為「高解析度食道蠕動壓力檢查(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是目前最精準的食道功能測試方式之一。醫師會將一條柔軟、帶有多個壓力感測器的導管由鼻腔輕輕置入食道,讓患者分次吞嚥食鹽水,藉由感測器即時紀錄吞嚥時的壓力變化,建構出壓力圖像,過程約需20–30分鐘,無需麻醉,安全快速且不會造成明顯不適。
檢查可協助判斷是否有食道弛緩不能症、食道痙攣、賁門壓力異常等問題,是診斷長期症狀不明患者的重要利器。針對吞嚥困難或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個案,食道壓力檢查提供了深入了解的機會,為患者爭取更合適的診療方向。
台東馬偕自2024年引進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目前已為逾30位患者進行診斷,年齡分布在35–69歲之間,以男性居多。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包括:長期胃食道逆流、吞嚥困難與不明噁心。大部分患者結果顯示壓力正常,但也有少數個案成功揪出蠕動異常,並在接受個人化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目前健保針對有吞嚥困難、難治型胃食道逆流、罹患食道蠕動功能異常疾病等皆有給付。
鄭群翰醫師表示,「高解析度食道蠕動壓力檢查(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是目前最精準的食道功能測試方式之一。(圖片提供/台東馬偕醫院)
鄭群翰醫師提醒病患與家屬,若長期有相關困擾,應主動與醫師討論是否需進一步檢查,切勿輕忽「小症狀」,背後可能隱藏的問題。醫師會根據檢查結果所繪製的壓力圖,評估食道的運動功能及括約肌的協調性,判斷是否有功能性疾病,例如食道弛緩不能症等,並依據檢查數據訂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
手刀快來點!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深層睡眠下降,恐增失智症風險!尤冠棠醫師:6大方法改善「腦部水管」堵塞
減肥或延緩性早熟,吃益生菌有用嗎?侯家瑋醫師:5要訣吃益生菌守護健康
婦罹食道弛緩不能症,害吞嚥困難、暴瘦21公斤!POEM手術復原快速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7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高溫恐讓男性「精」力衰退 醫師建議「生活養成6大習慣」
(19 分鐘前) -
每4人有1人有口臭!專家示警「這些疾病」也易生怪味 應速就醫
(58 分鐘前) -
不健康餘命逾7.7年!《先知幹細胞》揭:再生醫學、細胞治療防病抗老重要關鍵
(2 小時前) -
調查:三明治族群有3大壓力來源!三明治族群自評體能,老化平均0.6歲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