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8-26 | 華人健康網

經痛只能拚命吃止痛藥?中醫:按3大穴位+溫經茶飲,「有感」止痛

有些女性每月月事來潮,可能會出現臉色蒼白、冷汗直流,或抱著熱水袋蜷縮在床上,以及拚命吃止痛藥的無奈情况。章晉瑋中醫師認為,這並非無法可解!中醫觀點認爲,經痛是身體發出的訊號,透過正確調理,不僅能緩解疼痛,更能找回身體平衡。


經痛只能拚命吃止痛藥?中醫:按3大穴位+溫經茶飲,「有感」止痛

為何會經痛?氣血不通是關鍵

為何會經痛?章晉瑋中醫師解釋,中醫視經痛為「氣血失調」的表現,「氣血如同身體的河流,若流動受阻,疼痛便隨之而來。」《黃帝內經》指出:「不通則痛」,精準點出經痛根源。

經痛體質分為兩大類

章晉瑋中醫師將常見經痛體質分為兩大類:

「實證」-氣血阻塞型:

常因壓力大、情緒波動,中醫稱「肝氣鬱結」,導致氣血「塞車」,經前易腹脹、乳房脹痛,月經來時疼痛劇烈。

「虛證」-氣血不足型:

體質虛弱、氣血虧虛、子宮易受寒的女性,因寒氣讓子宮血脈收縮不暢,引發下腹冷痛。

月經痛有解?針灸「有感」止痛

許多女性以為經期不能針灸,「其實只要醫師專業,經期針灸反而能有效止痛、驅寒!」章醫師表示,不少患者驚喜發現,針灸時的痠脹感遠輕於經痛,甚至下針後疼痛即有感緩解。中醫古典醫籍《針灸大成》也記載,針灸特定穴位能調經理痛,安全有效。

按3大穴位保養,緩解經痛

章晉瑋中醫師推薦3個緩解經痛的關鍵穴位,平時保養、經期不適都能按摩:

1.三陰交(小腿內側明星穴):腳踝內側往上四指寬處。這是婦科要穴,專調氣血、緩解經痛。

2.氣海穴(臍下能量站):肚臍正下方約兩指寬處。溫煦下腹、活化氣血。

3.關元穴(子宮的暖爐):肚臍正下方四指寬處。專治下腹冷痛、溫通經脈。

按摩小技巧:經期疼痛時,用拇指輕柔按壓3個穴位至微痠脹,每次3-5分鐘;也可搭配暖暖包熱敷下腹,但避開直接接觸皮膚,效果更顯著。

內服調理:體質不同,藥膳有異

除了針灸外治,內服中藥能從根本調理:

氣滯血瘀型:常使用「柴胡」、「香附」疏解鬱氣,「紅花」、「桃仁」、「川芎」化瘀止痛。

虛寒型:常用「當歸」、「熟地」補血活血,「肉桂」溫通經脈。


經痛只能拚命吃止痛藥?中醫:按3大穴位+溫經茶飲,「有感」止痛

若經痛已影響生活、需依賴止痛藥,或疼痛異常劇烈,務必檢查排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等問題。

體質偏寒者,章晉瑋中醫師推薦簡易茶飲,可取枸杞5-10顆,配合1-2片肉桂,熱水250c.c.燜泡十分鐘飲用,有助溫經散寒。

然而許多女性疑惑「喝冰飲真的會造成經痛?」晉瑋中醫師直言:「是的!」他解釋,冰飲易讓寒氣入侵子宮,加重氣血凝滯,因此建議經期前後嚴格忌口冷飲、注意腰腹及腳部保暖,另外最好透過適度運動促進循環。

何時該就醫?章晉瑋中醫師表示,若經痛已影響生活、需依賴止痛藥,或疼痛異常劇烈,務必檢查排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等問題。中醫調理經痛,不僅止痛,更期待透過專業針灸、中藥及日常保養,讓氣血回歸和諧流動,幫助患者下一次生理期,身體能以更從容的姿態,迎接自然的月月循環。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腰痛揪凶手,恐隱藏在薦髂關節!林杏青醫師:薦髂關節自我保養3動作



維生素D缺乏恐誘發「非典型憂鬱」!尤冠棠醫師:4大類族群應補充維生素D3



堅果攝取要適量,物以「硒」為貴!簡鈺樺營養師:礦物質硒3大好處,聰明吃出健康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8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