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0° / 28° )
氣象
2025-08-28 | 華人健康網

耳鳴3徵兆是腦梗塞早期信號!中醫師吳明珠:針灸2大穴位、3種藥膳,遠離耳鳴

一直耳鳴正常嗎?根據統計,台灣每5人有1個人曾有耳鳴問題,隨著人們生活熬夜或失眠、工作壓力過大、嗜食肥寒食物等原因,耳鳴者也越來越多。中醫師吳明珠表示,耳鳴病因病機複雜多變,中醫依7大辯證治療,並且建議針灸2大穴位,再加上4大輔助穴位,以及食用3種藥膳,能治療耳鳴,遠離不適。


耳鳴3徵兆是腦梗塞早期信號!中醫師吳明珠:針灸2大穴位、3種藥膳,遠離耳鳴

中醫師吳明珠表示,耳鳴是一種在並無外界聲刺激時,人體內或腦內的聲音感覺,通常是指在沒有外界聲源刺激下,耳內或頭部主觀感受到“嗡嗡”或“嘶嘶”的聲音,才算耳鳴。

但是,如果是突然出現、持續,尤其是單側耳鳴,可能就是腦梗塞的早期信號之一。根據期刊《BMJ Public Health》一項研究,有耳鳴症狀的人,罹患腦梗的機率是無耳鳴者的2.5倍。其給患者造成的困擾除了持續的惱人的枯燥鳴聲外,還常常給生活和工作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如影響睡眠、聽覺、情緒、工作等,進一步還可導致抑鬱、焦慮、煩躁等心理症狀的產生。

中醫師吳明珠表示,耳鳴一般認為多與血管問題、病毒感染導致神經病變、自身免疫問題等因素有關。中醫認為,耳鳴與肝、脾、腎關係密切,實則與肝、脾有關,虛則與脾、腎相關,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均可引起耳鳴。

耳鳴病因病機複雜多變,實證主要以肝火上擾、痰火鬱結多見;虛證主要以脾胃虛弱、氣血虧虛、腎精不足為主。耳為腎之竅,但少陽經脈“循脅絡於耳”,故耳又與膽及三焦關係密切。病在腎者,固多虛證;而病在少陽者,則每多實證。凡耳鳴耳聾,新病、少壯者多實證,久病、年老者多虛證。


耳鳴3徵兆是腦梗塞早期信號!中醫師吳明珠:針灸2大穴位、3種藥膳,遠離耳鳴

中醫認為,耳鳴與肝、脾、腎關係密切,實則與肝、脾有關,虛則與脾、腎相關,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均可引起耳鳴。

治療耳鳴,依7大辯證

一、風熱上攻型

辨證:耳中如聞吹風聲,自覺耳中憋氣,有阻塞感,作脹,聽力稍有下降而自聲增強;多有感冒的先驅表現,起病迅速,自覺耳悶耳鳴聽力下降,伴頭痛惡寒發熱,舌苔薄白,脈浮。

治法:清熱散風。

藥物:桑菊飲、上清丸、黃連上清丸、桑菊銀翹散。

二、肝火上擾型

辨證:耳鳴如潮聲,或如風雷聲,多於郁怒後加重,耳脹耳痛眩暈,目紅面赤,口苦咽乾,便秘尿黃,脅痛,心胸煩熱、夜寐不安,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

治法:清肝瀉火。

藥物:柴胡清肝湯、龍膽瀉肝湯。

三、痰火鬱結型

辨證:耳鳴如潮,或“呼呼”作響,有時患耳閉塞憋氣,頭重如裹;胸悶脘滿,咳痰,口淡無味,二便不暢,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肝去火,去濕化瘀。

藥物:二陳丸。

四、脾胃虛弱型

辨證:耳鳴如蟬鳴或如蚊噪,持續不息;耳鳴耳聾勞則加重,倦怠乏力納食少,腹脹,大便時清,面色萎黃,唇舌淡紅,舌苔薄白,脈虛弱。

治法:健脾養胃、補血調氣。

藥物:補中益氣丸、八珍湯。

五、氣血虧虛

辨證:耳鳴如小溪流水聲響低微,時輕時重,稍有勞累則鳴響不息伴面色偏暗,頭暈目眩,氣短懶言,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補益氣血。

藥物:生脈飲加減。

六、肝腎虧虛型

辨證:耳鳴聲細小,音調較高如蟬鳴,晝夜不息,夜間較甚,腰膝酸軟,頭暈眼花,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補腎,降火止鳴。

藥物:杞菊地黃丸、麥味地黃丸。

七、腎陽虧虛型

辨證:耳鳴低沉如鼓聲,耳鳴夜甚,四肢不溫,腰膝酸軟,肢涼溺清,夜尿頻,舌淡脈沉細,脈沉遲弱。

治法:溫腎壯陽。

藥物:益氣聰明丸、還少丹。

中醫針灸、藥膳治療耳鳴

另外,慢性耳鳴除了退化以外,還和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耳鳴的存在意味著身體的警報系統是正常的,所以當有耳鳴的發生時,一方面調整不良習慣,另一方面可應用中醫藥調理、治療,包括針灸、藥膳,幫助調整臟腑功能,則不治鳴而鳴自止。

針灸

1.聽宮、翳風二穴

《靈樞•厥病》云:“耳聾無聞,當取耳中之聽宮。聽宮位於耳前,是手足少陽經與手太陽經三經交會之處,針刺聽宮可調和此三條陽經之氣,有一針透三經之功,又因手太陽經的經氣自聽宮穴“悄然入耳中”,故針刺聽宮可通耳竅之閉塞。《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中提及若遇耳鳴耳聾,唯有針刺翳風,方能治癒此頑疾。

翳風作為主氣化之三焦經穴,具有通絡行氣開耳竅之功,是治療耳疾不可或缺的穴位。聽宮與翳風周圍分佈有耳顳神經、耳大神經、迷走神經等豐富的神經血管,從解剖學分析,針刺此二穴能提高耳廓神經周邊微細血管的持續性血液供應,對聽覺神經產生直接影響。

2.選用太溪、復溜、百會、神庭

中醫師吳明珠表示,本病的發病與腎、腦關係最為密切,故選用四穴遠近相配,不僅可調節病變局部經絡的經氣運行,而且能夠更有效地促進全身經脈的暢通,發揮標本兼治的協同作用,實現通經活絡、全身調養的目的。

辯證藥膳應用

清肝瀉火型:

決菊粥

食材:苦瓜、芹菜、菊花。

組成:決明子5錢、白菊花3錢、粳米100克、水1000c.c。

做法:

1.先將決明子沖淨後放入鍋內備用。

2.放入白菊花入水同煮30分後,去渣取汁。

3.加入粳米煮成粥,煮好後加入少許冰糖調味,煮沸即可當粥吃。

功效: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適合面色發紅,頭腦脹痛,目赤口苦,急噪易怒,尿黃便秘,舌紅,苔薄黃,脈弦者。


耳鳴3徵兆是腦梗塞早期信號!中醫師吳明珠:針灸2大穴位、3種藥膳,遠離耳鳴

菊花清肝瀉火。

補腎填精型:

黑豆核桃枸杞粥

食材:黑豆、核桃、桑葚、枸杞子。

組成:黑米1兩、黑豆 30克、黑芝麻 15g、核桃仁3錢 、桑葚乾3錢 、枸杞子6顆。

做法:

1.黑米、黑豆提前浸泡4-6小時。

2.把泡好的黑米、黑豆,加核桃仁、大米、紅棗,加適量的水放電鍋中,按煮粥鍵煮。

功效:補腎養血填精。

健脾祛濕型:

蘋果四神湯

組成:蘋果1個、山藥1兩、茯苓5錢、蓮子3錢、芡實3錢、清水800ml左右。

做法:

1.蘋果洗淨,不用去皮,去核切成小塊。山藥、茯苓、蓮子、芡實用清水沖洗一下。

2.把所有食材一起放進鍋裏,加入大約800ml的清水,慢煮至藥材軟至少30分鐘左右,喝湯吃蘋果。

忌口

1.辛辣刺激:麻辣、辣椒、酒精等會助長肝火的發生。

2.高鹹重口味食品:如醃製品、加工食品等會增加耳部水腫,讓耳鳴更厲害。

3.生冷飲料甜膩食品:如冰飲、蛋糕等物會損傷脾胃陽氣,讓痰濕加劇影響恢復。

注意:

要注意體質,曾有患者自行狂喝綠豆湯,結果脾胃越喝越虛寒,越喝濕氣越重。更有患者自以為自己是腎虛體質,每天吃六味地黃丸,導致補腎太過反生痰火。還有痰濕型耳鳴患者吃太多補藥、高鈣、牛奶,導致耳鳴悶加重。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所以耳鳴分虛實,寒熱體質不同,飲食上還是要特別注意來調整飲食!



【延伸閱讀】



腰痛揪凶手,恐隱藏在薦髂關節!林杏青醫師:薦髂關節自我保養3動作



維生素D缺乏恐誘發「非典型憂鬱」!尤冠棠醫師:4大類族群應補充維生素D3



堅果攝取要適量,物以「硒」為貴!簡鈺樺營養師:礦物質硒3大好處,聰明吃出健康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9/968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