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契機!醫揭:異膚抗癢照護秘訣5大重點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容易造成皮膚搔癢而輾轉難眠。持續的癢感不僅干擾睡眠,也影響日常生活、工作與學習,使患者與家屬承受巨大的身心壓力。
異位性皮膚炎病程反覆且長期存在,不僅帶來皮膚不適,也可能影響心理健康與社交生活。蔡雅竹主任指出,台灣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約1.28%,多數患者在孩童時期就出現症狀,其中85%發病於5歲之前。部分病友隨著年齡增長仍持續受困,甚至可能引發心理困擾。
癢夜漫長:那些不眠的抗癢故事
現年34歲的上班族張小姐,自青春期起就長期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皮膚紅腫、乾裂,夜裡癢得無法入睡。那段時間,她不敢參加朋友聚會,也失去了與人互動的勇氣。在亞東醫院皮膚科主任蔡雅竹醫師的持續治療與指導下,張小姐逐步建立固定護膚習慣、調整作息、規律運動,並避免特定飲食誘因,症狀才逐漸得到控制。張小姐感慨地表示,如今睡眠和生活品質都大幅改善,也能自在地與朋友聚會,好難想像過去是如何熬過來的。
另1位9歲的王弟弟,半夜常因身體癢得不停抓癢,甚至抓到流血,無法一覺到天亮,讓父母看了既心疼又無助。長期睡眠不足,使他白天容易鬧脾氣、上課注意力分散。在父母陪伴與醫師指導下,他學會睡前使用保濕乳液,並改善臥室環境,例如降低室內溫度、保持空氣清新。王媽媽開心分享,孩子晚上睡得好,白天的精神與學習表現就大不同,也不會亂發脾氣,我和他爸爸都輕鬆很多。
長期抗戰:衛教講座提供實用對策
亞東醫院長期關注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需求,響應「世界異位性皮膚炎日」,於日前舉辦衛教活動。活動邀請蔡雅竹主任進行專業衛教,並安排現場互動問答,即時回應民眾提問,期望透過講座讓更多人認識異位性皮膚炎,提供患者與家屬實用的日常照護方法。
5大重點:全面掌握異位性皮膚炎管理
雖然異位性皮膚炎無法一次痊癒,蔡雅竹主任鼓勵患者透過早期診斷、正確治療與日常護理,可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對生活與心理的影響。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在病程到7~8歲時,約七成患者可痊癒。傳統治療主要依賴外用類固醇藥膏,但長期或不當使用可能造成皮膚變薄、色素沉著等副作用。近年醫學進步,新型療法包括小分子口服藥物(JAK抑制劑)與生物製劑,可針對中重度患者提供更佳療效與耐受性,為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帶來新希望。
蔡雅竹主任建議,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日常生活中可注意5大重點:
1.持續保濕:每天早晚使用低刺激、無香料保濕乳液,維持皮膚屏障。
2.避免過度清潔:選用溫和潔膚產品(無皂性、無香精、弱酸性),避免長時間熱水淋浴。
3.改善生活環境:保持室內清潔、降低塵蟎與花粉過敏原,並保持通風。
4.良好作息與飲食:規律睡眠、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有助免疫調節與減少復發。
5.正確用藥:依醫師指示使用藥物,勿自行停藥或隨意增加使用量。
擺脫偏見:讓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不再孤單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除了身體不適,也常承受心理壓力與社會誤解。許多病友因外觀問題感到自卑,甚至遭受異樣眼光,進而影響自信與人際互動。林子玉副院長表示,希望透過衛教講座與宣導活動,讓民眾理解患者日常挑戰,消除對疾病的誤解,增進社會共感與支持,讓患者不再孤單。
亞東醫院長期關注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需求,響應「世界異位性皮膚炎日」,於日前舉辦衛教活動。(圖片提供/亞東醫院)
他強調,異位性皮膚炎並非患者的錯,也不代表不乾淨,這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與專業協助的疾病。唯有醫療專業、患者自我努力與社會理解支持三方合作,才能真正幫助病友重拾健康、自信與生活自由。亞東醫院將持續關注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需求,結合醫療團隊專業、跨科資源與病友支持系統,提供完整診療建議、心理支持與生活管理指導,協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復發,提升生活品質。
好康快來領!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香港腳與灰指甲如「難兄難弟」!賴睿昕中醫師:夏天防「黴」,4要訣遠離香港腳
異位性皮膚炎害全身潰爛!異膚有症狀才要治療?醫師破解3大異膚流言
堅果攝取要適量,物以「硒」為貴!簡鈺樺營養師:礦物質硒3大好處,聰明吃出健康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9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臺大雲林分院注入嶄新能量 攜手新任主管與新進醫師守護在地健康
(2 小時前) -
台東40處醫療院所啟動登革熱快篩服務 全民落實「巡倒清刷」
(2 小時前) -
自慰會導致腎虧或不舉嗎?有「這些」現象 醫:盡快就醫
(4 小時前) -
職場動起來!嘉義市「i嘉科技運動會」活力組點燃健康熱潮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