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壯年自殺率居死因第二!醫揭:rTMS治療與心理諮商,助遠離憂鬱低谷
今日9/10為世界自殺防治日,根據衛福部2024年十大死因報告顯示,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再度進入我國十大死因,其中在15–24歲與25–44歲兩組年齡層中,更高居第二名,呈現年輕化趨勢。恩主公醫院精神科王品洋醫師表示,從臨床和統計顯示,導致自殺的兩大關鍵:第一是憂鬱症或憂鬱情緒的累積,第二是生活壓力疊加,青壯年族群常見的壓力源包括學業與初入職場的不適應、人際情感的衝突與挫折、社群媒體帶來的比較與負評,以及家庭與經濟責任等,長期下來會推升危機,讓人逐漸陷入憂鬱、焦慮,甚至萌生自我傷害的念頭。
臨床案例:青年工程師陷情緒低谷,rTMS治療協助其重返職場
在門診中,常見18歲以上的年輕上班族因失眠、食慾下降、專注力變差而求診。王品洋醫師指出,1名20多歲的科技業新鮮人因連續加班,以及績效壓力陷入情緒低落與自我懷疑,雖嘗試藥物治療但副作用使其難以持續。評估後,團隊啟動整合介入:先穩定規劃藥物,並同時安排心理諮商,協助他學習壓力調適與職場應對;另導入 rTMS(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作為輔助。
rTMS為非侵入性治療,透過線圈在頭皮上產生磁場,刺激與情緒調控相關的大腦區域,臨床研究顯示,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療後,憂鬱與認知低落有明顯改善。依國際上的治療建議,完整療程多為20次以上,本院採週一到五每日一次之排程,患者可預約固定時段由專業技術人員執行,無須每日掛號;該個案在第12~13次已見情緒量表明顯回升,約一個多月順利重返工作崗位。
非侵入治療結合心理諮商,讓憂鬱症復健更完整
王品洋醫師強調,rTMS並非取代,而是與「藥物+心理治療」的互補選項,特別適合對藥物反應有限、或無法耐受藥物副作用者。治療設計會同時檢視睡眠衛教、作息與壓力源,並在症狀緩解後持續以心理諮商鞏固職場與人際調適,降低復發風險。臨床也觀察到,當個案處於情緒低谷時,更容易放大網路負評或比較文化帶來的衝擊,若能在治療早期同步處理社群媒體壓力與情緒辨識,成效更穩定。
情緒健檢概念:低落持續兩週以上就該就醫
如何判斷該不該就醫?王品洋醫師建議,把心理健康當作如同生理健康一般,也需要定期「情緒健檢」:若明顯的情緒低落超過兩週、對原本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並影響到睡眠、食慾、社交或工作學業表現,就應盡早求助。平日也可運用線上自評量表做初步篩檢;即使尚未達疾病診斷,專業人員亦能提供壓力管理、環境調整與因應技巧,避免小火苗變大火。身為親友應扮演「傾聽與陪伴」角色讓對方感受理解與接納、「避免責備與輕忽」導致加深其孤立感、「鼓勵就醫」尋求專業治療與諮商,若當事人有自傷行為應立即送急診處理。
政府資源補助免費心理諮商 ,助青壯年遠離憂鬱情緒
在資源面,恩主公醫院參與衛福部「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部分名額每人3次政府補助的免費心理諮商(僅收掛號費),服務項目包含情緒與人際困擾、親職教養、伴侶諮商、學業、工作、感情等壓力調適。王品洋醫師說明,當前青壯族群承擔多重角色,願意踏出第一步往往不易,因此降低求助門檻、加速取得第一個晤談與第一次治療,對預後至關重要。
rTMS(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為非侵入性治療,透過線圈在頭皮上產生磁場,刺激與情緒調控相關的大腦區域,臨床研究顯示,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療後,憂鬱與認知低落有明顯改善。(圖片提供/恩主公醫院)
早識別、早介入、早連結,讓痛苦的情緒獲得關注減少遺憾
王品洋醫師再次呼籲,不要等到出現強烈的輕生意念才尋求協助;憂鬱症可透過專業治療獲得改善,關鍵在於「早識別」憂鬱或自殺的警訊、「早介入」及時展開治療或輔助,以及「早連結」醫療、政府資源和親友支持網絡。若自身或親友出現明顯警訊——長時間情緒低落、興趣與食慾顯著改變、工作學業狀況明顯退步、反覆表達絕望或無價值感,請主動就醫或撥打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尋求專業協助。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小兒腸胃炎最擔心嚴重腹瀉脫水!陳欣如中醫師:5要訣腸胃炎日常調理
塑化劑對女性健康影響有多大?趙順榮藥師:增加癌症風險等5大影響
香港腳與灰指甲如「難兄難弟」!賴睿昕中醫師:夏天防「黴」,4要訣遠離香港腳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9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嘉義市榮獲2025康健雜誌肯定 城市防禦力總成績全台第一
(2 小時前) -
「我只是開玩笑」其實是在攻擊人!有效說話這樣做
(2 小時前) -
嘉義市再度榮獲地方衛生機關業務綜合考評 第一名佳績
(2 小時前) -
從「家」出發點亮心光明 家庭維繫活動「向日有機農場」一日遊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