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腳抖動誤為帕金森氏症?恐是非典型中風!醫籲:中風把握「黃金3.5小時」救治
家中年長者走路時出現單腳持續抖動、無力感要提高警覺,小心可能是「非典型中風症狀」!1名75歲詹姓男子,近日走路時左腳出現不自主抖動,並伴隨明顯無力感,家人原以為是老化或神經退化的正常現象,未特別在意,然而經過一週觀察後症狀未見改善,前往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就診,經檢查確認為「急性腦中風」,衛福部豐原醫院神經內科洪朝賢醫師表示,若經常無法解釋的單側抖動、肌肉抽搐或不受控制的動作,建議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治療。
衛福部豐原醫院神經內科洪朝賢醫師表示,詹先生本身有高血脂病史,近期家人注意到他走路時左腳持續抖動,且出現無力感,但因未伴隨典型中風症狀,如臉部歪斜、手腳癱軟或語言障礙,初期未引起警覺,經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其右側大腦出現梗塞,確診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經過中風藥物治療後,詹先生左腳抖動改善,九天後穩定出院。洪醫師指出,單側肢體不自主抖動的表現,常讓人聯想到帕金森氏症、甲狀腺亢進或高血糖等疾病,較少將其與腦中風聯想在一起,在臨床上這類「非典型中風症狀」確實存在,但十分少見。
洪朝賢醫師提醒,腦中風的治療效果與發病後就醫時間密切相關,其中最關鍵的是把握「黃金3.5小時」內的緊急處置,民眾應熟記台灣腦中風學會的「FAST」辨識口訣:F(Face)觀察臉部是否對稱,有無歪斜;A(Arm)檢查手臂是否無力或無法平舉;S(Speech)聽其言語是否清晰,有無口齒不清;T(Time)一旦符合上述任一症狀,應立即撥打119送醫,爭取治療先機,降低死亡率與後遺症風險。
除了早期辨識與即時送醫,洪醫師也呼籲高風險族群,特別是患有心律不整、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的患者,應落實健康生活型態,從根本預防中風。他建議可從四個方向著手,包括:維持均衡飲食,減少油炸與高鹽食物攝取,增加蔬果與全穀類攝取;培養規律運動習慣,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等;定期健康檢查,掌握血壓、血脂與血糖的變化,並依醫囑規律治療;以及戒菸限酒,避免加重血管負擔。
洪朝賢醫師最後強調,中風的表現未必典型,尤其在高齡或慢性病患者中,更可能以不尋常方式出現。當身體出現突發性抖動、單側無力或語言異常等症狀時,切勿輕忽或自行診斷,應儘速就醫接受專業檢查。(圖片提供/豐原醫院)
洪朝賢醫師最後強調,中風的表現未必典型,尤其在高齡或慢性病患者中,更可能以不尋常方式出現。當身體出現突發性抖動、單側無力或語言異常等症狀時,切勿輕忽或自行診斷,應儘速就醫接受專業檢查,才能把握寶貴的治療時間,降低致命與失能風險。
就是現在!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小兒腸胃炎最擔心嚴重腹瀉脫水!陳欣如中醫師:5要訣腸胃炎日常調理
蔡依林自曝:每天PM 9:30入睡,美出新高度!高敏敏營養師,補充4大類食物,幫助睡眠
腰痛揪凶手,恐隱藏在薦髂關節!林杏青醫師:薦髂關節自我保養3動作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9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大花曼陀羅誤認野菜 臺東衛生局籲勿隨意採食
(3 小時前) -
失智症預防宣導 二林基督教醫院凝聚社區力量
(3 小時前) -
曹賜斌醫術揚名全球!俄羅斯女子飛來高雄除白疤 國際白疤中心爆紅
(4 小時前) -
青少年沉迷線上遊戲 醫:暑假後「網路成癮」就醫增一成!
(5 小時前) -
腸道竟藏預防失智關鍵? 台灣團隊登國際期刊PNAS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