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推出百億抗疫 紓解民困 商戶僱員受惠
因應再次面對疫情的突發情況,澳門特區政府經過研判,因時制宜,在今年上半年經援措施的基礎上,迅速推出《二零二二年百億(澳幣,下同)抗疫援助措施》,紓解民困及支持社會。
若讓社會靜止須考慮物資配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副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七月二日行政長官與所有司長舉行政務會議時也曾討論相關議題。她解釋,若讓整個社會「靜止」,需要考慮社會承受的問題,故此希望按部就班去實施各項方案。如果實施了下一輪防疫措施,疫情還沒有受到控制,便不排除採取其他措施,包括全市「靜止」。但她強調,若實施該方案,則必須考慮物資配送,居民也可能會出現恐慌情緒等,政府需要就此作多方面的全盤考慮。
有見及此,特區政府推出新一輪經援措施。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措施共有九項,包括:新一輪《僱員、自由職業者及商號經營者援助款項計劃》;優化《帶津培訓計劃》;退還工商業場所房屋稅;豁免所有場所旅遊稅;豁免或退還行政准照費用;退還營業車輛的車輛使用牌照稅;企業銀行貸款特別利息補貼計劃;的士行業臨時補貼;全城消費嘉年華促進經濟措施,上述總共預算費用為一佰億零三佰萬。他表示特區政府正加緊落實新一輪經援措施,部份措施涉及預算修改,會儘快提交修改預算的法案,送交立法會討論審議,務求儘快讓合資格人士受惠。
失業可獲一萬五千元援助款項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局長戴建業介紹了《二零二二年百億抗疫援助措施》每一項措施具體內容。另就黃碼人士採購生活物資問題,他表示,已協調部份超市,在條件許可下,採取適當措施安排黃碼人士進入超市補充生活物資,即使部分超市因條件所限未能安排黃碼人士進入超市,也會讓黃碼人士在超市門口提出採購的物資清單,由超市員工協助購買。除此之外,現時也有各類網上超市,供有需要的人士網購生活所需品。
關於僱員方面的援助措施,失業者包括在援助措施中,在勞工局登記失業的人士,可獲發放一萬五千元援助款項。財政局局長容光亮表示,有關措施主要考慮疫情期間收入較低、失去工作、停薪留職及開工不足等,預計有二十三點一萬人受惠,佔已登記本地受僱人士總數八成,發放款項金額涉及三十四億六千萬元。至於企業經營者援助措施方面,計算基礎以過去三年經營成本平均數的百分之十計算,因二零二零年和二零二一年均在疫情期間,難以反映企業成本規模和結構,故需考慮二零一九年營運成本,結果相對合理公平。政府主要針對有經營困難的中小企業作為援助對象,初步估算受惠納稅人約三萬九千人,涉及金額約五十億三千萬元。
新一輪九項經援措施預算支出超過一百億澳門元。對於商號經營者部分,向二零二一年度申報的盈利少於六十萬元的所得補充稅納稅人,按其二零一九至二零二一年年度三年度,申報的平均營業成本的百分之十計算,發放每人最少三萬元及最多五十萬澳門元的援助款項。
商號限盈利少於六十萬有異議
有中小企商戶憂慮,九項經援措施實際效益不高。對於商號經營者,政府要求企業提供去年或再之前的數據界定資格。希望可以用現時情況作為申請條件,包括憑現有租約、糧單等審視商戶經營情況,相信更能直接且實際幫助企業。
另外,申請條件規定去年盈利少於六十萬元,對收入略高於六十萬元的連鎖企業或大公司不公平,這些企業疫下負起的責任不比小商戶少。希望按照現況改善受資助對象和範圍。
由於經援細節還待政府詳細公佈。現時政府只透過簡單的圖文包作交代,商戶要再向政府部門查詢,望未來公佈時清晰化。
不少企業想等疫情過去,但經濟環境差,民生區生意也非常難做,經援措施下可以撐一撐,但擔憂作用和時效性不高。認為特區政府庫房有壓力,要用得到位。現時幫扶精凖度尚欠,規定去年盈利少於六十萬元,擔心一些“僵屍公司”可受益,既無創造就業機會,也無對經濟有任何貢獻,反而分薄真正難捱的企業商戶資源,希望政府正視。
最新健康新聞
-
-
穿什麼顏色衣服最涼?節目實測6色衣物吸熱度,溫差竟達16°C!
(1 小時前) -
癌友假髮租借 重拾美麗與自信
(14 小時前) -
12-14歲自殺激增5倍! 家扶:「兒少心理健康CDC」強化預防
(16 小時前) -
康霖生活透過「以人為本」核心價值觀 實現三大目標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