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出現急性腎炎 自體免疫疾病、癌症及腎功能不佳3類人要注意
(記者葉靜美/彰化報導)打疫苗可能出現急性腎炎!衛福部彰化醫院最近就收治了2名病例,出現雙腿水腫、血壓異常上升、血尿、泡泡尿,就醫檢驗發現腎功能變差,甚至瀕臨洗腎,確診為「A型免疫球蛋白型」急性腎絲球腎炎,懷疑和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有關。
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出現腎臟病變的個案以3類人居多,包括自體免疫疾病者、癌症患者及腎功能較差者,上為洗腎畫面。(記者葉靜美翻攝)
60歲陳姓婦人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長期在免疫風濕科就診追蹤,病情穩定,日前發現自己的雙小腿及腳掌有水腫現象,尿尿也出現好多泡泡,但身體沒有不舒服,過了幾週水腫沒消退才就醫,抽血發現其腎絲球過濾率竟然僅有10,和2個月前的免疫風濕科門診檢驗的60相比,腎功能急遽衰退。另一位45歲的李姓婦人有腎臟病史,日前則出現了血尿、泡泡尿和血壓異常上升,
2人就醫後都確診為「A型免疫球蛋白型」腎絲球腎炎,治療後腎功能均已回穩,本身為腎臟內科醫師的彰化醫院副院長陳殷正表示,2人的共通之處是不久前打過新冠肺炎疫苗,一為BNT第一劑、一為莫德納第三劑,都是mRNA疫苗,而根據患者的切片結果,都是和免疫反應有關的「A型免疫球蛋白型」腎絲球腎炎,因此懷疑是疫苗引起的免疫反應。
彰化醫院副院長陳殷正提醒,打完疫苗後要注意是否出現水腫、泡泡尿、血尿、血壓異常上升等4種症狀,有可能是少見的腎臟併發症。(記者葉靜美翻攝)
腎絲球腎炎是以腎絲球損害為主的發炎反應,其中,「A型免疫球蛋白型」是最常見的一種,可能的原因為某些不明機轉或免疫性因素造成。當腎絲球被破壞後,導致大量的蛋白質進入腎小管,使得尿液呈現泡沫狀,被稱為蛋白尿,俗稱為泡泡尿,另外還可能出現臉部及四肢浮腫、血尿、高血壓等,這4種症狀最常見。
腎臟內科醫師黃耀宣表示,急性腎絲球腎炎病例全球都有,但比例很低,民眾不用太擔心。(記者葉靜美翻攝)
腎臟內科醫師黃耀宣指出,根據國際醫學期刊資料,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出現腎臟病變的個案以3類人居多,包括自體免疫疾病者、癌症患者及腎功能較差者,這2起個案恰好是屬於這3類。急性腎絲球腎炎病例全球都有,但比例很低,民眾不用太擔心,但如果出現水腫等情況,還是要趕快就醫,及早治療的結果都還不錯,整體而言,施打疫苗還是必須的,畢竟出現較大副作用的比例很低。
最新健康新聞
-
-
狂喝西瓜汁釀中度脂肪肝!營養學博士傳授私房養肝食譜,5招消脂肪肝
(2 小時前) -
輕症居家隔離懶人包:哪些人能在家隔離?同住家人如何防感染?出現4症狀快就醫!
(2 小時前) -
蒂頭枯更甜、拍打聲厚水分多!炎夏6撇步挑出最美味西瓜
(2 小時前) -
小兒氣喘胸悶、咳嗽,「吸」望不要喘!藥師提醒正確「兒童氣喘用藥」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