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這病」不正常出血拖1年!恩主公醫微創手術助她康復
一名50多歲的女性教師,突然發現自己的月經周期變得不規律,還伴隨著不正常的出血狀況長達一年,原不以為意的她在朋友提醒下,才至醫院看診,經過內診與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她有子宮內膜異常增生的情況,內膜厚度超過1.5公分,遠超過更年期女性的內膜厚度小於1公分之正常範圍,在子宮內膜切片檢查後確診為子宮內膜癌。進一步進行腫瘤指標抽血與術前核磁共振檢查,判定為1A期,考量學校學期尚未結束,無法長時間請假的狀態,在醫師的建議下,選擇了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這種手術具有傷口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的優勢。
![因「這病」不正常出血拖1年!恩主公醫微創手術助她康復](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healthcare/tyenews/20250211/73924537825661343012.jpg)
恩主公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靖指出,手術過程為患者切除子宮、卵巢、輸卵管,並清除雙側骨盆腔淋巴結,順利完成並未見特殊併發症,患者於術後第二天就出院。很幸運的是,術後病理報告確認為子宮內膜癌第一期,並無深層侵襲或淋巴轉移,因此患者無需進一步接受化學治療,只需定期追蹤。
![因「這病」不正常出血拖1年!恩主公醫微創手術助她康復](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healthcare/tyenews/20250211/73924537825661343012_1.jpg)
徐靖提醒,子宮內膜癌的典型症狀為不正常陰道出血,特別是在更年期前後的女性,若出現停經後再出血、月經周期紊亂並伴隨長期點狀出血、月經周期縮短或經期過長,以及持續性陰道出血超過三個月,應盡早就醫,切勿忽視潛藏疾病的風險。
子宮體癌、子宮頸癌和卵巢癌是最常見的三大女性生殖系統癌,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4年最新出版111年癌症登記報告,子宮體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的第五位,發生年齡中位是56歲,3541例子宮體惡性腫瘤個案中,以子宮內膜癌最為常見,共有3295例佔個案的93.05%,其發生率不容忽視。
徐靖接著說明,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主要是肥胖和西化的飲食習慣,肥胖病患的體內脂肪細胞含量較高,脂肪細胞會分泌一些類似雌激素型態的賀爾蒙,刺激子宮內膜,導致增加罹癌的風險,除此之外,年齡也是危險因子,特別是停經前後的女性本身就是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族群。從國外數據來看,子宮內膜癌在美國是發生率最高的婦科癌症,主要也是因為西方人攝取較多動物性食品、精緻碳水化合物有關。而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所研究指出,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飲食與維持適當體重,可以有效降低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徐靖也提到,現今外科手術以腹腔鏡、達文西機器手臂兩種微創手術為主,有別於傳統癌症手術開刀傷口面積大,微創手術僅需在肚臍及左右下腹各打兩個小孔,產生的傷口小,對於術後的疼痛感大幅減輕,過去開刀約需要住院一周的時間,透過微創手術一般約2天即可以出院,而透過內視鏡的鏡頭可以將手術視野放大不少,淋巴結的採樣和廓清更為方便,尤其是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具有高解析度的3D立體影像和靈活的機器關節,能協助醫師更精準地來完成腫瘤切除手術。
然而,並非所有癌症手術皆適合採用微創手術,徐靖特別指出,像是第三、四期的腫瘤患者,由於腫瘤已經擴散在整個腹腔,在進行微創手術時,需要二氧化碳打氣進行手術視野的維護,可能會導致腹腔內腫瘤擴散至其他尚未受影響的部位,進而加速病情惡化,因此並不適合進行微創手術。癌症患者應經由專業醫師進行評估後,再決定適合的治療或手術方式。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因「這病」不正常出血拖1年!恩主公醫微創手術助她康復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
高市出現全國首例腸病毒重症 籲家長勿輕忽幼兒重症前兆病徵
(58 分鐘前) -
柬埔寨醫療團隊參訪部桃 認識預防醫學與長照服務發展
(1 小時前) -
癲癇險象環生、腹痛突發 水里急診救護站即時救援
(1 小時前) -
元宵湯圓「這樣吃」才健康!湯圓中午吃?營養師教6招健康吃湯圓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