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別忽略視力與聽力衰退 加入 LINE「長者量六力」評估健康
年齡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用出生日期計算的「實際年齡」,另一種則是評估身體狀況後得出的「身體年齡」。像同樣 70 歲的長者,有些需要攙扶行走,生活提不起勁,但有些人卻能健步如飛,思緒清晰、充滿活力,每個人的身體功能衰退的速度都有所不同。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科學理論說明,延緩身體功能衰退的關鍵,在於維持 6 項內在能力,包含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與憂鬱(情緒)。國民健康署以此發展並推動「量六力」服務,透過醫事人員評估,早期發現長輩功能衰退的徵兆,及早衛教與介入運動、營養飲食與社交互動等活動,預防與延緩失能。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為了方便使用手機的民眾能評估功能衰退與否,發展「國健署 長者量六力」Line 官方帳號,並整合健康及服務據點的資訊,同時透過定期推播,將「量六力」融入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股助力,目前 Line 好友將近 15 萬人。
(延伸閱讀:術後恢復快!「半月板軟骨修補系統」新醫材 10 月起納健保 每年逾 4 千人受惠)
「國健署 長者量六力」Line 官方帳號。(取自國民健康署官網)
長者跌倒恐加速失能
截至今年 8 月底止,醫事人員共協助 19.2 萬位 65 歲以上長者「量六力」。調查結果顯示,視力異常率約占 17.4%、聽力異常率約佔 8.7%,相對其他內在能力較高。
當長者看遠、看近或閱讀有困難,與人交談時聽不清楚時,千萬不可輕忽,因為視力健康有助於長輩察覺周遭環境的人、事、物,降低長者跌倒風險。聽力健康有助於人與人的正常溝通,避免自卑或孤獨感,降低社會孤立的風險,而長者跌倒與社會孤立都是加速失能的風險因子。
國健署建議,可以透過輔具或環境改善,提升視力與聽力,如配戴老花眼鏡、強化環境照明與顏色對比;家人與朋友對話時,可以放慢講話速度,一字字說清楚,同理長輩聽力的困難,不因溝通麻煩而放棄溝通。此外,高血壓、糖尿病人的視力衰退風險高,建議定期做眼睛檢查。
吳昭軍也呼籲,長者、家屬與主要照顧者都可以加入「國健署 長者量六力」LINE 官方帳號,自己在家評估,並點選「健康資訊」進行自我健康管理,或點選「資源地圖」查詢功能評估及社區課程(活動)之服務據點主動參與。
「國健署 長者量六力」LINE 官方帳號
● LINE ID 搜尋 @hpaicope
● 掃描 QR code
最新健康新聞
-
-
研究:「1運動」改善憂鬱症效果與服藥一致! 體重、血壓和心臟功能也跟著變好
(1 小時前) -
臭蟲台灣旅館現蹤!專家籲「入住先檢查2處」防範 行李不要直接在地上打開
(1 小時前) -
不一定是感冒!小孩高燒不退「3大原因」曝 醫急籲:出現6跡象快送急診
(1 小時前) -
吃黃豆導致性早熟? 營養師闢謠!國宴主廚曝光備餐技巧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