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診所被塞爆!2023 秋季流行四大病毒比較 預防與治療方式一次看
在新冠疫情解封後,許多人不再戴著口罩、勤噴酒精消毒,就容易感染呼吸道病毒,台灣近期面臨「免疫負債」的危機。根據疾管署最新資料顯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超過 8.1 萬,雖較前一週下降,但目前處流感流行期。
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在臉書粉專「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貼出「2023 年秋季流行病毒比較表」,整理出四大流行病毒的感染症狀、治療與預防方式,包含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
(延伸閱讀:陪伴 0 到 3 歲寶寶成長!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11 月開跑 提醒接種疫苗、牙齒塗氟)
小兒科醫師巫漢盟整理出 2023 年秋季流行病毒比較表。(取自「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臉書粉專)
流行性感冒病毒盛行於每年 10 月到隔年 2 月間,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巫漢盟指出,但有別以往,流行性感冒病毒從今年 5 月、6 月起一直流行到現在,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接種流感疫苗,今年也有針對兩種 A 型和兩種 B 型病毒株的四價疫苗,平時也須保持個人衛生清潔。
「今年入秋後類流感病童多,其中以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比例較高,而且常常高燒好幾天。」巫漢盟表示,它算是感冒病毒之一,好發於 2 歲以下嬰幼兒,而早產兒因肺部功能較弱,感染後病症可能較嚴重。目前健保補助週數未滿 33 週的早產兒施打單株抗體疫苗,可減少重症及死亡率,平時爸媽也可帶孩子多曬太陽、勤洗手以做好預防。
(延伸閱讀:中央研究院與莫德納簽署合作意向書加速 mRNA 研究 共推「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鼓勵台灣生醫研發)
用肥皂確實洗手。(取自 Pexels)
至於腺病毒,巫漢盟說明,它是一種 DNA 病毒,它不具有外套膜,好發於每年 2 至 3 月,但到現在還很流行。腺病毒常見症狀包括連續高燒 3 到 7 天,伴隨上呼吸道症狀、結膜炎、腸胃炎等,由於它不具有外套膜,一般酒精無法徹底殺死腺病毒,須以肥皂確實洗手才可以。
巫漢盟分析說,副流感病毒與流感類似,雖然兩者病毒皆是 RNA 病毒,但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疾病,副流感病毒的潛伏期約 2 到 7 天,症狀包括發燒、流鼻涕、咳嗽等,嚴重時可導致哮吼、支氣管炎、肺炎等,副流感沒有特效藥,採支持性療法。
(延伸閱讀:解封後免疫力攻防戰!第四波疫情延燒 保健食品成為新防疫概念股)
小兒科醫師巫漢盟。(取自「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臉書粉專)
最後,巫漢盟也在臉書粉專提醒,雖然感染這 4 種病毒的症狀表現都有些類似,但引起原因和治療方式不盡相同,其中流感具高度傳染力,今年已奪走不少生命,建議符合疫苗施打年紀或資格的人按時施打疫苗,並做好個人衛生管理才能避免感染。
最新健康新聞
-
-
等候早療孩童多! 醫籲:利用地區醫院及早介入,把握黃金治療期
(2 小時前) -
南投竹山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開幕 副縣長王瑞德揭牌啟用
(3 小時前) -
新冠併發症、死亡數創近期新高! 何時達疫情高峰?最新預估在「這時間」
(3 小時前) -
邊境違規進口品曝! 韓國葡萄、中國辣椒粉摻非法農藥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