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 中央社
疫情下的上海 重回以物易物
封控之下的上海,民眾物資缺乏,買菜成為難題,「以物易物」的經濟模式於是成為上海的日常。
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有著2500萬的人口。據新浪財經、澎湃新聞等媒體報導,在COVID-19疫情及官方採取的應對手段下,「以物易物」成為民眾過日子的日常。
比如,牛肉餅換米麵油、半瓶蘭姆酒換4個蛋塔;青椒與蔥薑蒜變成硬通貨,因為蔬菜包裡不會出現;還有,可口可樂是食物交換鏈中最上端的物資,可以換任何東西。
上海民眾透過微信群組進行這場「買賣」,有人感嘆,「誰能想到,上海年輕人要以物易物過日子」、「2022年,作為金融中心的上海已經退化到以物易物的經濟模式,感謝市人民政府的高水準治理」。
除此之外,還有上海網民以借貓換3顆橘子爆紅。這名網友說,「一個人在家有點難熬,有隻寵物會好很多,貓也給別人心理帶來一個安慰」。
據新華社報導,上海民眾何慧受訪時表示,這段居家辦公的時間,他每天半夜和早上都會設定鬧鈴搶菜。
上海市副市長、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生活物資保障專班負責人陳通先前表示,「因為疫情防控,在很多商超、菜場還無法正常營業的背景下,電商平台末端配送能力也明顯下降,導致『最後一公里』、『最後一百米』矛盾突出」。
最新國際新聞
-
-
猴痘疫情爆發 拜登:每個人都該關注
(54 分鐘前) -
閻學通:俄烏戰爭加劇逆全球化 對中國有弊無利
(1 小時前) -
挪威示警首都恐有猴痘病例 紐約調查疑似感染者
(1 小時前) -
拜登離韓赴日 向金正恩說:哈囉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