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現蹤全球15國 聯合國憂污名化LGTBI人士
聯合國愛滋病規
劃署(UNAIDS)今天警告,有些關於猴痘病毒的報
導充斥種族主義和恐同言論,不僅加劇污名化,也會
對當局因應日益嚴重的疫情帶來影響。
法新社報導,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說,近日爆發的
猴痘病例有「很大一部分」發生在男同性戀、雙性戀
和其他男男性行為者身上。
但它補充說,最可能的傳染途徑是與猴痘患者有身
體接觸的人,任何人都可能受到影響,還說有些對非
洲人和LGBTI(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
別或雙性別)族群的報導「強化了恐同和種族主義的
刻板印象,加劇污名化」。
截至目前,已有15個非猴痘流行國家向世界衛生組
織(WHO)通報實驗室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包括多
個歐洲國家、美國、澳洲和加拿大,以色列、瑞士和
奧地利則是最新通報病例的國家。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以色列和瑞士雙雙表
示,在境內發現的一名感染者最近曾出國旅行。以色
列正在調查其他疑似病例。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副執行主任卡瓦納(Matthew
Kavanagh)說:「污名和指責會破壞信任,以及在這
類疫情爆發期間有效應對的能力。」
「過往經驗顯示,污名化言論會迅速使基於證據的
應對措施失效,因為這些言論會引發恐懼循環,使人
們遠離衛生服務,阻礙發現病例的努力,並鼓勵無效
的懲罰性措施。」
猴痘症狀包括發燒、肌肉疼痛、淋巴結腫大、發
冷、筋疲力竭以及臉部和手掌出現類水痘皮疹。
目前沒有治療方法,但症狀通常會在2到4週後消
失。根據世衛統計,自從1970年以來,共有11個非洲
國家通報過人類感染猴痘病例,分別是貝南、喀麥
隆、中非共和國、民主剛果、加彭、象牙海岸、賴比
瑞亞、奈及利亞、剛果共和國、獅子山及南蘇丹共和
國。
最新國際新聞
-
-
中澳籃球賽 港維權人士和中民族主義分子爆衝突
(2 小時前) -
產品發現沙門氏菌 全球最大巧克力工廠停產
(2 小時前) -
斯里蘭卡紓困談判 IMF:取得重大進展
(3 小時前) -
習近平肯定林鄭月娥:做了大量艱苦工作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