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2° )
氣象
2024-05-29 | 中央社

以色列執意進軍拉法 分析:拜登紅線逐漸模糊

在以色列對加薩走廊南部拉法市的攻勢上,美國總統拜登的紅線迭有變化,但在日前拉法一座難民營遇襲導致45人喪命後,他面臨日益沉重的壓力,要迫使他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法新社報導,儘管這場空襲引發全球激憤,白宮今天仍堅稱不認為以色列發動了拜登先前警告不要採取的大規模行動。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說,拜登態度一致,在關於以色列全面軍事進攻的定義上並未改變立場。

但有關加薩議題,81歲的拜登在國內外都很難取得平衡,尤其他將於今年11月總統大選中再度與共和黨籍前總統川普對決。

美國情報安全顧問公司「蘇凡集團」(Soufan Group)研究主任克拉克(Colin Clarke)說:「拜登想在拉法(Rafah)議題上表現得強硬,也真的努力對(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嚴厲,但在選舉年,他的紅線愈來愈模糊…我想他會繼續改變那些紅線,閃躲和搖擺,主要是回應現場發生的事件。」

美國各地大學先前掀起一波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潮,拜登本月稍早說,他不會提供武器給以色列用於針對拉法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也暫停運交一批炸彈。

但在以色列加強空襲並將戰車開進拉法市中心後,拜登並未採取行動,白宮反而還大幅度退回到爭辯何謂構成入侵的條件。

柯比今天說,在拉法喪命的人數「令人心碎」且「可怕」,但美國對以色列政策沒有改變,「我們沒有看到(以色列)猛攻拉法…我們沒有看到他們大部隊、大批兵力、編隊進入(拉法),針對多個地面目標展開某種協調調動」。

但在國際上,拜登承受的壓力與日俱增,在聯合國最高司法機關「國際法院」(ICJ)下令以色列停止進攻拉法後,各方愈來愈想知道美國能容忍以色列攻擊拉法多久。

此外,拜登也要面對國內政治壓力。

除了全美多所大學學生抗議他對以色列的支持之外,他所屬的民主黨內部也有許多左翼成員反對他的立場;同時共和黨人抨擊他不夠力挺以色列,聯邦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還邀請尼坦雅胡到國會發表演說。

曾任美國大使、目前任教於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葛瑞(Gordon Gray)告訴法新社:「這確實很難平衡…設法在衝突之間求取平衡,無論如何都只會讓強烈關注這項議題的選民失望,而拜登政府顯然正企圖這麼做。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