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6-05 | 中央社

23條立法後港人仍悼六四 分析:官方嚴控適得其反

昨天是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後首個六四,仍有市民走上街頭悼念。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官方需要製造政治張力來達到淡化及最終消除民間的六四記憶,包括六四前首次運用23條立法拘捕鄒幸彤等人,但效果是適得其反。

昨天是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俗稱基本法23條立法)後首個六四,更是六四35週年。此前香港警方以基本法23條立法拘捕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等人,指他們利用某個將至的「敏感日子」,在社交平台專頁「小彤群抽會」持續發布具煽動意圖的貼文。

案中被捕者迄今增至8人,包括因去年六四在維園悼念而被捕的劉家儀及關振邦,當時警方並沒起訴兩人。

據香港明報及網媒集誌社報導,昨天六四有市民走上街頭,各自以不同方式悼念,日間有老人戴「真普選」口罩靜靜獨個兒坐在街頭,另有老人舉起寫上「念89!悼64」的字牌,有老人高呼「釋放民運人士」等口號。

晚上有市民坐在維多利亞公園的長椅上,閱讀有關六四舞台劇「5月35日」一書,有市民在維園亮起手機燈,另有市民在維園內點起蠟燭。

明報報導,警方表示,截至昨晚11時半,共拘捕兩男兩女,年齡23至69歲,其中一名女子叫口號,涉嫌違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第24條「煽動意圖的相關罪行」。

香港無法再有公開悼念六四晚會,但晚會已散落世界。英國、日本及台灣等地都有悼念晚會。

劉銳紹今天接受中央社電訪表示,從官方的角度是需要以強硬的手法,維持政治張力盡量淡化及最終消除民間的六四記憶,所以不容許公開悼念晚會,更有團體在維園舉辦嘉年華來「沖喜」,來達到淡化的效果。

他說,官方的任何行動,包括管控或拘捕敏感人物,效果都是適得其反。

劉銳紹表示,近期有多宗受關注的案件,包括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案正在審訊中、香港泛民初選案在5月30日有裁決,16名不認罪的被告中14人被判罪名成立,以及警方於六四前首次運用基本法23條立法作出拘捕行動,對象是鄒幸彤等人。

他表示,以拘捕鄒幸彤等人事件為例,官方可以選擇拘捕的時間,而在六四前拘捕,外界理解為製造政治張力或釋放某些訊號。

他又說,官方的打壓令全世界更關注六四,如今年在英國的悼念活動已不只在倫敦,連一些中型城市如東南部城鎮瑞丁(Reading)都有悼念活動,「在香港做不到的,現在在全世界發生。」

劉銳紹表示,平反六四在近年是不具備條件的,根據北京的態度,由早期定性六四為「反革命暴亂」到後來的「政治風波」,再到習近平任中共領導人後,中共對六四的定性為「嚴重政治風波」,反映在定性歷史事件上有不同的政治需要。

不過,他強調,官方是無法撲滅民間的六四記憶,民間對六四早已有自己的評價,「現在是看官方與民間雙方的持久力」。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