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2 | 中央社
重現捷克白山戰役槍砲巨響 逾千位士兵震撼演出
紀念白山戰役404週年,來自歐洲各國約1200名演員在布拉格演繹1620年白山戰役的震撼場面。有捷克觀眾表示,很喜歡現場的火藥味、爆炸聲與士兵作戰場景,並表示這場戰役「在捷克歷史上相當重要」。
槍砲聲如雷鳴般不絕於耳,空氣中彌漫著火藥味,重甲披身的士兵從濃霧中走出,與敵方展開激烈交戰。如真實般的戰爭場面在布拉格上演。
為紀念白山戰役404週年,公民協會Bila hora 1620、捷克皇冠騎士協會與布拉格6區,21日與22日共同舉辦「白山戰役」(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歷史活動。
約1200名來自捷克、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的演員,在活動中飾演步兵、騎兵、砲兵與間諜等角色,在當年發生戰爭之地「白山」(Bila Hora),震撼重現1620年白山戰役的情景。
白山戰役發生於1620年11月8日,是三十年戰爭(The Thirty Years' War)初期戰役,地點在捷克布拉格近郊,是一場歐洲宗教的決定性戰役。
白山戰役起因於天主教和新教勢力之間的衝突,當時的波希米亞(即今日的捷克)以新教徒為主,但統治該地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費迪南二世(Ferdinand II)卻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並強行推動天主教復興運動,這引起波希米亞新教貴族的強烈反抗,並導致白山戰役。
當時波希米亞新教聯合其他新教國家的力量,向費迪南二世率領的天主教聯軍決戰。天主教聯軍在將領讓·采克拉斯·德·蒂利(Johann Tserclaes, Count of Tilly)的指揮下,對安哈特公爵克里斯蒂安一世(Kristian I. Anhaltsko-Bernbursky)率領的新教軍隊展開猛烈攻擊,最終新教聯軍潰敗。
戰後,費迪南二世開始對波希米亞鎮壓,許多新教徒被迫改信天主教,反叛領袖被處決,波希米亞的獨立地位也被削弱,重新納入神聖羅馬帝國的嚴密控制中。白山戰役也加劇歐洲的宗教對立,演變為全歐洲的大規模衝突,更多國家介入三十年戰爭中,涉及包括法國、瑞典、西班牙等國。
白山戰役活動負責人Tomas表示:「我們花了10個月在籌辦這次活動。」團隊準備詳細劇本,以及找到煙火技術人員,確保所有戰火效果在精確的時間和地點進行。Tomas也參與這次演出,並擔任中軍指揮官,負責指揮部隊進攻堡壘,最終取得勝利。
身穿一襲紅色古典服飾的捷克人Katka表示,今年她只擔任後援與觀眾,但在過去幾年,她也上戰場表演,負責為士兵送水。談及她的服飾,Katka說,這其實是16世紀初的服裝,她的角色繼承祖母的衣服,「縫製大約花了3到4個月,以確保衣服合身。」
捷克觀眾霍塞克(Zden?k Ho?ek)表示,他喜歡火藥味、爆炸聲與士兵共同作戰的情景,他的朋友也參與這次演出,雖然現場有點擁擠,但表演相當精彩。
霍塞克也分享白山戰役在捷克歷史上的重要性。他說,在這場戰役後,波西米亞的獨立地位減弱,並長期處於哈布斯堡王朝之下。「這對我們的歷史產生巨大影響,幾乎讓我們的語言滅絕,幸好有些人將捷克語保存下來。」
台灣遊客陳詩涵表示,觀看白山戰役是很特別的經驗,因為這是講述17世紀的歷史,平常很少接觸到,「可以看到不同歐洲國家的人,對於這段歷史的重要性。」
除了白山戰役活動,主辦單位還舉辦傳統音樂表演與傳統市集,眾多攤位販賣刀劍、頭盔、斧頭、盾甲與手工藝品,吸引遊客們駐足。另外還展示中世紀的酷刑方式,有拷問椅、拉身架、斷頭台、吊刑台等刑具,讓民眾一窺數百年前的酷刑折磨文化。
槍砲聲如雷鳴般不絕於耳,空氣中彌漫著火藥味,重甲披身的士兵從濃霧中走出,與敵方展開激烈交戰。如真實般的戰爭場面在布拉格上演。
為紀念白山戰役404週年,公民協會Bila hora 1620、捷克皇冠騎士協會與布拉格6區,21日與22日共同舉辦「白山戰役」(Battle of White Mountain)歷史活動。
約1200名來自捷克、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的演員,在活動中飾演步兵、騎兵、砲兵與間諜等角色,在當年發生戰爭之地「白山」(Bila Hora),震撼重現1620年白山戰役的情景。
白山戰役發生於1620年11月8日,是三十年戰爭(The Thirty Years' War)初期戰役,地點在捷克布拉格近郊,是一場歐洲宗教的決定性戰役。
白山戰役起因於天主教和新教勢力之間的衝突,當時的波希米亞(即今日的捷克)以新教徒為主,但統治該地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費迪南二世(Ferdinand II)卻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並強行推動天主教復興運動,這引起波希米亞新教貴族的強烈反抗,並導致白山戰役。
當時波希米亞新教聯合其他新教國家的力量,向費迪南二世率領的天主教聯軍決戰。天主教聯軍在將領讓·采克拉斯·德·蒂利(Johann Tserclaes, Count of Tilly)的指揮下,對安哈特公爵克里斯蒂安一世(Kristian I. Anhaltsko-Bernbursky)率領的新教軍隊展開猛烈攻擊,最終新教聯軍潰敗。
戰後,費迪南二世開始對波希米亞鎮壓,許多新教徒被迫改信天主教,反叛領袖被處決,波希米亞的獨立地位也被削弱,重新納入神聖羅馬帝國的嚴密控制中。白山戰役也加劇歐洲的宗教對立,演變為全歐洲的大規模衝突,更多國家介入三十年戰爭中,涉及包括法國、瑞典、西班牙等國。
白山戰役活動負責人Tomas表示:「我們花了10個月在籌辦這次活動。」團隊準備詳細劇本,以及找到煙火技術人員,確保所有戰火效果在精確的時間和地點進行。Tomas也參與這次演出,並擔任中軍指揮官,負責指揮部隊進攻堡壘,最終取得勝利。
身穿一襲紅色古典服飾的捷克人Katka表示,今年她只擔任後援與觀眾,但在過去幾年,她也上戰場表演,負責為士兵送水。談及她的服飾,Katka說,這其實是16世紀初的服裝,她的角色繼承祖母的衣服,「縫製大約花了3到4個月,以確保衣服合身。」
捷克觀眾霍塞克(Zden?k Ho?ek)表示,他喜歡火藥味、爆炸聲與士兵共同作戰的情景,他的朋友也參與這次演出,雖然現場有點擁擠,但表演相當精彩。
霍塞克也分享白山戰役在捷克歷史上的重要性。他說,在這場戰役後,波西米亞的獨立地位減弱,並長期處於哈布斯堡王朝之下。「這對我們的歷史產生巨大影響,幾乎讓我們的語言滅絕,幸好有些人將捷克語保存下來。」
台灣遊客陳詩涵表示,觀看白山戰役是很特別的經驗,因為這是講述17世紀的歷史,平常很少接觸到,「可以看到不同歐洲國家的人,對於這段歷史的重要性。」
除了白山戰役活動,主辦單位還舉辦傳統音樂表演與傳統市集,眾多攤位販賣刀劍、頭盔、斧頭、盾甲與手工藝品,吸引遊客們駐足。另外還展示中世紀的酷刑方式,有拷問椅、拉身架、斷頭台、吊刑台等刑具,讓民眾一窺數百年前的酷刑折磨文化。
最新國際新聞
-
-
澳洲氣象局預測:未來數月反聖嬰現象發生機率下降
(29 分鐘前) -
亞洲法學會年會 全律會大馬分享台灣科技法優勢
(30 分鐘前) -
日本1344人爭搶眾院465席 女性314人參選創新高
(1 小時前) -
「國之北疆」在馬祖 梁文傑:ROC生根台澎金馬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