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4° )
氣象
2024-10-02 | 中央社

外媒:中共建政75週年 民間不見欣喜直言國運很喪

中國昨天度過中共建政75週年,中國官媒仍然描繪民眾熱烈出遊消費的歡慶景象。但據外媒對中國民眾的訪談,許多地方卻感受不到曾經瀰漫的欣喜和樂觀;更有中國民眾直指,基於對整體經濟的不可預期性,他和身邊的朋友都認為「國運很喪」。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及德國第一電視台(ARD)昨天不約而同報導中國民眾對今年「十一」的感受,歸納出上述結論。

ARD報導提到,近年來中國經濟成長速度放緩,面臨人口高齡化和低出生率的問題,且中國缺乏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中國對外展現出自信及強硬,對內則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統治下管控更加嚴厲,對言論的監控和審查不斷加強,公民社會遭到噤聲。

報導指出,相較於幾十年前,如今中國許多人的生活確實更為富足,但在中共建政75年的此時,中國許多地方已經感受不到幾年前瀰漫著的那種欣喜和樂觀。

VOA報導,從事翻譯工作的北京中產階級鄒非(化名)

表示,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好,但如今「有什麼能支撐這個國家好」?中國的經濟支柱是民營企業,但「經濟基本面好了嗎」?大家都願意向好,但現在「哪些方面是向好了」?

鄒非直指,他和身邊的朋友都認為「國運很喪」,這種心態來自於對中國整體經濟的不可預期性。如今,大部分人的心態都比較淡泊,沒有恢復到疫情前一到假期就歡天喜地的狀態,因為「對未來的預期比較低」。朋友們並表示,把自己的基礎生活安排好就行,「不要有特別高的預期」。

不過,鄒非還是決定十一長假期間「喪中作樂」一下。儘管知道交通可能堵塞,他還是決定帶著妻子和女兒到北京郊外度假。

現年37歲的北京白領階級女性楊樂(化名)觀察,今年北京「十一」的氣氛並不濃,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經濟不太好」,很多人失去工作了,如果「國慶」再大搞,那肯定會被罵,估計「國家也沒錢搞」。不久前剛宣布的延長法定退休年齡政策不少人在罵,再大肆慶祝「那得多少埋怨啊」。

楊樂提到,據她的美甲師說,身邊的朋友都沒有工作了。現在很多人都沒錢,中國國內的經濟也不好,只是不知道有多糟糕而已,「又看不見實話」。

針對中國官媒描繪民眾熱烈出遊消費的景象,鄒非和楊樂都認為,中國民眾的出遊高潮「並不意味著繁榮」,而是「低迷之後的反彈」。鄒非並說,這不代表3年疫情後大家的收入更高了,而是3年疫情使「花費減少了,所以會有反彈」。

鄒非更直言,中國官媒發布了一個「帶節奏」的新聞,標題是「打開國慶的某種方式」,這種標題他根本不想點進去看,不會「被他們帶起來」。

從事出版業的上海喬姓民眾則感慨,網路上主張今年應該舉行閱兵的「愛國言論」,不見得是出自真心。當下的中國,民族驕傲的情緒越來越沒有市場,就是因為老百姓個人生活過得不好,而且現在多少有點「內外交困」的局面,沒有心情慶祝。

喬姓民眾說,今年「十一」,中國民眾對調整休假及補上班的關注,遠大於「十一」本身,因為很多人的意見非常大,不少人對官方安排連續幾週接連上班6天並不滿意,即使有連續休息來彌補。

他並描述「十一」期間中國基層民眾的生活說,自己搭到的網約車,司機是剛到上海討生活的東北人。司機告訴他,在東北老家沒什麼可幹的,到上海開網約車1週沒有下過車,累了就在車上睡,醒了就開。

報導提到,如今中國民眾對「十一」等愛國宣傳,逐漸心生反感。像是海南三亞輕軌電車經營單位的黨組織,9月24日公然在電車上舉行「唱紅歌、迎國慶」,並在抖音上直播,引來大批中國網友不滿,直接吐槽,導致評論被緊急關閉。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